中非人名
中非全稱中非共和國(英語: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法語:La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桑戈語:K?d?r?sêse t? Bêafr?ka)。國土面積62.2萬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大陸中央的內(nèi)陸國家。東部與蘇丹交界,南面同剛果(布)和剛果(金)接壤,西方與喀麥隆毗連,北面同乍得為鄰。境內(nèi)多丘陵,大部為海拔近1000米左右的高原。高原大體可分東部邦戈斯高原;西部印德高原;中部脊狀高地,多縊口,為南北交通要道。東北邊境的恩加亞山(Mont Ngaoui)海拔1388米,是全國最高點。烏班吉河(Ubangi River)是境內(nèi)最大河流。截至2005年7月,人口為379.99萬。全國有大小部族32個,其中巴雅族(Baya)約占總?cè)丝诘?3%,班達族(Banda)27%,曼吉阿族(Mandjia)13%,桑拉族(Sara)10%,姆彭姆族(Mboum)7%,姆巴克族(M'Baka)4%,亞科馬族(Yakoma)4%,等等。約有51%的人口是新教徒,29%信奉天主教,10%伊斯蘭教,其余還有原始宗教。法語和桑戈語(Sango)同為官方語言。
公元7世紀,此地已有居民居住,他們部分被幾大帝國統(tǒng)治,有加涅姆-博努(Kanem-Bornu)、瓦達伊(Ouaddai)、巴吉爾米(Baguirmi)和沿著上尼羅(the Upper Nile)以乍得湖為基地的達富(Dafour)部落等。公元9至16世紀,先后出現(xiàn)過班加蘇(Bangassou)、臘法伊(Rafa?)和宰米奧(Zémio)三個部落王國。1875年,蘇丹國蘇丹拉比赫?祖拜爾(Rabih az-Zubayr,1842~1900)統(tǒng)治上烏班吉。1885年,遭法國入侵。1891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894年,納入法屬剛果。1903年,為法屬烏班基?夏利領(lǐng)地(Territoire d'Oubangui-Chari)。1910年被劃為法屬赤道非洲四個領(lǐng)地之一,稱烏班吉沙立(Ubangi-Shari)。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領(lǐng)地。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8年12月1日,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nèi)的“自治共和國”,定名為中非共和國(Répulique Centrafricaine),巴泰勒米?博甘達(Barthelemy BOGANDA,1910~1959,1958~1959在任總理)為首任總理。之所以稱國名為“中非”,是因為國家的位置處于非洲大陸最中部。1960年8月13日,宣告獨立,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nèi),戴維?達科(David DACKO,1930~2003,1960~1966、1979~1981在任)任總統(tǒng)。1966年1月,陸軍參謀長博卡薩(Jean-Bedel BOKASSA,1921~1996,1966~1976在任總統(tǒng))發(fā)動政變,自任總統(tǒng)。1976年12月4日,博卡薩修改憲法,廢除共和,建立帝國。1977年12月4日,博卡薩正式加冕,稱博卡薩一世。1979年9月20日,前總統(tǒng)達科趁博卡薩出國訪問利比亞之際,在法國軍隊協(xié)助下發(fā)動政變推翻博卡薩,達科再次出任總統(tǒng),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制,并恢復國名為中非共和國。1981年9月1日,武裝部隊參謀長安德烈?科林巴(Andre-Dieudonne KOLINGBA,1935~ ,1981~1993在任總統(tǒng))宣布軍隊接管政權(quán),科林巴任國家復興軍事委員會***、國家元首兼***首腦。
1985年9月21日,科林巴宣布解散軍委會,成立新***,自任總統(tǒng)。1986年11月21日,舉行公民投票,正式選舉科林巴為共和國總統(tǒng);12月8日,科林巴宣布成立首屆民選***,實現(xiàn)了由軍政權(quán)向民選政權(quán)的過渡。1987年2月,科林巴建立“中非民主聯(lián)盟”單一政黨;同年7月,中非舉行立法選舉,恢復了中斷22年的議會制度。
中非的人名很多都是來自圣經(jīng)人物或歷史名人的名字,如電臺記者伊麗莎白?布蘭奇?奧洛費羅(英語:Elizabeth Blanche OLOFIO,法語:Elizabeth Blanche OLOFIO,?~2013)的教名“伊麗莎白”(Elizabeth/ Elizabeth)源自圣經(jīng)中施洗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Elisabeth/ Elisabeth);一些植物或動物的名稱也是取名的重要來源,如外交家阿格巴?奧蒂波?邁澤德(英語:Agba Otikpo MEZODE,法語:Agba Otikpo MéZODé,2001~2003在任外交部長)的名字“阿格巴”(Agba/ Agba)是非洲一種香脂蘇木的名稱;與法語人名相同,很多人采用復名作為教名,如天主教貝貝拉蒂教區(qū)主教杰羅姆—米歇爾—弗朗西斯?馬?。ㄓ⒄Z:Jerome-Michel-Francis MARTIN,英語:Jér?me-Michel-Francis MARTIN,1941~2009),等等。
中非的本土人名與阿拉伯人人名結(jié)構(gòu)相似,至少包括:本人名+父名+稱號(或地名),如蘇丹國蘇丹拉比赫?祖拜爾的本名(英語: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法語: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名字中的,“拉比赫”(Rabih)為本人名,“法德勒”(Fadl/Fadl)為父名,“阿拉”(Allah/ Allah)是稱號,意為“上帝”;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以后,人名受到法國的影響,采用“名+姓”的形式,如足球運動員??宋?凱特沃瑪(英語:Foxi KETHEVOAMA,法語:Foxi KéTHéVOAMA,1986~ );其中的名字除了教名,還可以有自選名(位置在教名后面),如***家西蒙?那喀索斯?博贊加(英語:Simon Narcisse BOZANGA,法語:Simon Narcisse BOZANGA,1942~ ,1981.4.4 ~1981.9.1在任總理),等等。
與名字不同,中非人的姓氏大多來自本土的人名,而這些人名最早又是來自阿拉伯人名,如***家查爾斯?馬西(英語:Charles MASSI,法語:Charles MASSI,1952~2010)的姓氏“馬西”(Massi/ Massi)源自阿拉伯人名“馬西”(Massi/ Massi),意為“幸運的”;有些人名在轉(zhuǎn)變?yōu)樾帐蠒r,會發(fā)生拼寫的一些小變化,如游泳運動員克里斯蒂安?納西福(英語:Christian NASSIF,法語:Christian NASSIF,1994~ )的姓氏“納西?!保∟assif)源自阿拉伯人名“納西?!保∟asif),原來名字中的“s”在變成姓氏時被雙寫了;也有很多人像其他法語國家一樣采用復姓,如作家和歷史學家拉斐爾?扎巴科馬達—雅克馬(英語:Rapha?l NZABAKOMADA-YAKOMA,法語:Rapha?l NZABAKOMADA-YAKOMA,1944~1985)用的是復姓。
中非人遵循法語國家“子承父姓,妻隨夫姓”的習俗,如第五位總統(tǒng)弗朗索瓦?博齊澤?揚古翁達(英語:Francois BOZIZE Yangouvonda,法語:Fran?ois BOZIZé Yangouvonda,1946~ ,2003~ 在任)的夫人莫妮克?博齊澤(英語:Monique BOZIZE,法語:Monique BOZIZé)。他們的兒子弗朗西斯?揚古翁達(英語:Francis BOZIZE,法語:Francis BOZIZé)用的是父親的姓氏“揚古翁達”(Bozizé/ Bozi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