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方言中的“污”與“坢”
在麗水方言俗語中,“污”與“坢”是常用的兩個字,“污”在我國通用的字釋義是“泛指臟東西”,而在麗水對“污”的釋義則成了專用名詞,是指“糞便”,比如狗的糞便,就叫“狗污”,牛的糞便,就叫“牛污”,以此類推,若人要大便,則稱“放污”。
同時,在麗水民間俗語中,與“污”關聯(lián)的俗語也不少,例如:“會叫的鳥沒污放(屙)”、“街狗記牢千年污”、“貪官不貪,狗勿吃污”、“污臭好肥田,米白好過年”等等,而“污”一排泄到毛坑(廁所)的糞缸或糞桶里后,就不叫“污”而叫為“坢”。
“坢”是麗水地方常用的方言字,音bàn,意為糞便,如豬欄中由稻草等與豬的糞便攪和的“臟東西”,就叫“豬欄坢”,牛欄里的牛糞攪和物就叫“牛欄坢”,而雞舍里的雞糞,因為沒有“雞欄”設施,就把“污”與“坢”湊合一道,叫“雞污坢”。
就字論事,“污”與“坢”在麗水方言中雖然都是指“糞便”,但既同義而又有差異,一般地說,單次排泄的糞便并排泄在地面上的糞便,就叫“污”,而聚積在糞缸、糞桶和欄舍中的糞便,則叫“坢”,所以麗水人把盛糞便的桶與缸叫做“坢桶”、“坢缸”,在民間俗語中,如果形容某人“又臭又硬”,就說他是“坢缸里的石頭”,如果比喻某人家丑事很多,就說這戶人家象口“坢缸”,會“越掏越臭”。
麗水方言俗語中還有“坎污鳩”一詞,意為是十分吝嗇的小氣鬼,而《擔擔坢,種大蒜》則是歷代相沿的一首麗水童謠。就此可見,“污”與“坢”既是麗水方言中的民間常用字,而且這兩個字所涉及的“物”是與民眾密切相關的東西,因為麗水地處山鄉(xiāng),大部分民眾以種田和開山經營竹木為生計,在尚無化肥的漫長歲月中,“污”與“坢”是農家的主要肥料,不論是種糧食、蔬菜、果樹、毛竹等等,皆離不開“污”與“坢”,所以麗水有“種田沒污坢,黃貨(莊稼)減一半”、“兒要奶喂,田要坢催”等農諺。
時至今日,“污”與“坢”皆已棄之不用,由“農家寶”變成污染環(huán)境的臟物,但是這兩個字仍是麗水方言中的常用字,通過這兩個字及與此兩字相聯(lián)的民間俗語等,使我們可憶及“污”與“坢”在歷史長河中的功能與作用,切莫完全否定其“歷史功績”,在大量使用化肥而致使土地結板退化農林產物成了“無機物”后,可能人們?yōu)椤皻w真返璞,回歸自然”,又會想到了“污”與“坢”的長處,到時又要充分利用此類“有機肥”,當然,那時該如何利用,絕非雷同于“挑坢桶”的先人方式,至于該如何實施,那是后人的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