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中秋燒“瓦塔”
中秋節(ji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但你知道客家人在中秋節(jié)這天怎么過嗎?
客家中秋特有節(jié)目,燒“瓦塔”。
農(nóng)歷八月十四日,在大人指導下,小孩子在空地上疊瓦片塔,瓦塔形狀是“圓形”,寓意為“中秋月圓人也圓”。
中秋節(jié)吃過晚飯,幾家街坊圍著一瓦塔,瓦塔旁的桌子上擺著月餅、甜生藕片、柚子、瓜子和花生。開始燒塔了,點燃干枝,燒起瓦片塔,熊熊烈火沖上天,孩子們高興極了,他們拍手歡笑,有的牽手形成圓圈做游戲,唱兒歌:“月光光照灶前(贛州話即廚房),……”,大人們喝茶、扯談,其樂無窮。
“燒塔”到達高潮時,當整個塔身被燒得通紅,堆塔的瓦片都被燒得通紅透明時,稱為“紅塔”,會帶來“紅運(好運)”。孩子還會向火塔撒鹽粒,發(fā)出火星噼啪響的聲音;向塔拋入松香,火焰明亮沖向高空。
如果那時、你到郁孤臺賞月,明月下的客家村落,“紅塔”遍地,火光將客家村落照得通明。
瓦塔構(gòu)造
塔基用磚5層,塔基上面用瓦片疊加成1.2-1.5米高,塔的頂端是開放式的,像大煙囪。疊塔時塔基磚、瓦常是兩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架疊時磚或瓦之間留有一定間隙。直徑大的塔,高度達二米多。塔基上有前門(送干柴)和后門(除灰渣),塔身上有方形或菱形的“窗”。疊的塔通風良好。
起源
南宋未景炎元年(1276)正月,文天祥被元兵所扣留并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zhèn)江時,文天祥冒險出逃。經(jīng)過許多艱難險阻,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不久,又先后轉(zhuǎn)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長汀)、漳州龍巖、梅州等地,聯(lián)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斗爭。
中秋節(jié)當天,禾市老百姓在牛吼河上用自家門板、茅草架設了一浮橋,供文天祥率軍過橋抗元。(后被朝庭命名為“國渡”的渡口遺址)。
當天晚上附近老百姓拿出家里所有的米果、飯醬(月餅);摘下樹上所有的柚子、桔子送到文天祥部隊。文天祥率全軍及老百姓共萬人在渡口邊上拜月神,祈求早日收復失地,國家興旺發(fā)達。月圓時村民們在渡口用磚塊和瓦片砌成一個高約三米的大塔,并搬出所有的稻草,不停地放進去燃燒,燒得塔身通火。
塔火和明月照亮了整個浮橋。到下半夜時分數(shù)萬抗元將兵全部安全地渡過了牛吼河。
后來每年中秋夜,老百姓都會在渡口邊上砌起燈塔,得通火。以紀念這位家鄉(xiāng)的愛國民族英雄。而且此習俗在贛南慢慢傳開。
客家儀式
現(xiàn)在不僅在中秋夜燒瓦塔,燒塔儀式也漸漸變成了迎接遠方貴客的一種客家文化。
現(xiàn)在客家人每逢重大節(jié)日或遠道而來貴客光臨都會在夜幕降臨后舉行難得一見的燒瓦塔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