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榆向海 丹頂鶴的故鄉(xiāng)
如果你到吉林沒有去向海,就等于沒有看到吉林的真面目。
吉林省西部的茫茫草原里,有一顆閃亮的明珠——向海鳥類自然保護區(qū)。
向海處于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通榆縣境內(nèi),距縣城127公里。從縣城出發(fā),柏油大路伸向茫茫草場深處,堿硝混合土層堆積在道路兩旁。隨著季節(jié)風的吹刮,白蒙蒙的塵煙在地平線上奔跑,翠綠的楊樹和古老的蒙古黃榆在風中搖曳。牛羊走過的草塘邊,時而沖天飛起一群群鳥雀。微風吹過沼澤和水面,吹動著水中草中各種鳥類的五彩羽毛,它們在藍天下、綠草中自由生存,這一切使人感到心曠神怡。向海鳥類保護區(qū)總面積為158.2萬畝,是聯(lián)合國確定的著名的A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濕地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地貌。向海的濕地其面積之大、質(zhì)量之高都是世界一流的。大片大片的沼澤一望無際,成片的蘆葦在沼澤里生長。這些蘆葦長得出奇的高大粗壯,夏季微風吹來,一片碧綠;秋季蘆花雪白,整個向海又成了“雪”的原野。
這里由于有了無盡的葦塘,因而成了鳥兒最理想的棲息地。向海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有各種珍禽245種,其中僅鶴就有6大類,目前世界上僅有1500多只珍禽丹頂鶴,其中60多只在這里生息繁衍。
相傳,有一位老大娘,一天出去捕魚,在草叢里撿到兩只特別大的蛋。這是什么蛋呢?放在雞窩里試試看能孵出什么來。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不久,雞窩里飛出兩只小丹頂鶴。大娘樂壞了,精心喂養(yǎng)它們。一年后,兩只小丹頂鶴長成了大丹頂鶴,每天和大娘形影不離。
丹頂鶴像人一樣,很重感情,特重情義。在野外,如果一只丹頂鶴遇難,另一只則久久地守在伙伴的尸體前,永不離去直到餓死。
這一天,大娘發(fā)燒感冒了,她要到大夫那去打針吃藥。她想,平時我上哪兒去都帶著鶴兒,這回打針吃藥別領它們了,于是一個人悄悄地去了。
誰知大娘回來后,丹頂鶴生氣了,以為自己犯了錯誤大娘才不領它們?nèi)ァR粴庵?,一只丹頂鶴一頭撞死在樹上,虧得大娘拉得快,才使另一只活了下來,從此大娘知道了丹頂鶴的習性。
丹頂鶴是吉祥之鳥,自從它們在吉林的向海安了家并當上了這兒的百鳥之王后,這里年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百姓安居樂業(yè)。丹頂鶴還能捕老鼠、吃毒蛇、滅蝗蟲、驅(qū)蟑螂,是名副其實的益鳥,由于大批的丹頂鶴的到來,向海已成了真正的鳥的樂園。
不久前,吉林電視臺拍攝了《家在向海》的專題紀錄片,向國際上介紹了這片神奇的土地,此片一下子在國際上引起了反響。目前,這里已被聯(lián)合國定為世界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點便足以說明它的神奇和重要了。
向海的來歷
向海源于“香海”
向海原是一處古文化遺址。就在離向海27公里處有遼金時期的古城遺址——烏蘭塔拉。
古城坐落在一個高崗之下。站在高崗向古城遺址望去,只能見到一堆堆沙石了。尖厲的草沙風,吹刮著地上的瓦石殘片。在沙土中,時不時露出當年人們生活用品的殘塊來。
大約5世紀左右,草原上藏傳佛教開始興盛起來。向海一帶水草茂盛,環(huán)境優(yōu)美,喇嘛們千里迢迢來到這里。
在距向海湖不遠處,有一片廢墟,面積達3000平方米之大,相傳這里是“香海廟”。從前,這里是蒙古王吐里吐里的領地。當喇嘛教興起之時,王庭出資在這里興建起富麗堂皇的喇嘛廟。從此,方圓千百里的善男信女們便絡繹不絕地前來進香。
這里地勢平坦。由于每日進香的人不斷,燒的香就像云一樣,在這一帶日夜飄動不散,于是人們叫它“香?!?。
傳說成吉思汗曾打此經(jīng)過時,遠遠地看見了這片飄動的“白云”。這是什么云呢?
大汗派人去查巡,探子回來把真情實景一五一十地向大汗稟告:“成百上千的喇嘛在念經(jīng),滿天飄飛的是香煙”。成吉思汗點點頭說:“真不愧是一塊寶地呀!”
向海的喇嘛廟的正殿里,坐北朝南有一座佛祖全身塑像,還有藏傳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宗喀巴的塑像。寬敞的大殿堂供信徒們上香、朝拜、許愿。廟宇的四周是清一色的青磚砌就的高墻,墻下長滿花草,景致非常優(yōu)雅而壯觀。
隨著歷史的變遷,古廟漸漸被人冷落,喇嘛也走了,廟也慢慢倒塌、荒蕪了,只留下了“香海”廟的遺址。
后來,人們把“香?!苯谐闪恕跋蚝!保钦f這里水草茂盛,無邊的沼澤和濕地像海子一樣宏大,向海這個名字便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了。
無論是“香?!边€是向海,這里都充滿了迷人的魅力。天蒼蒼、野茫茫,人和草、花、樹、鳥兒一起生存,共度愉快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