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容縣出米寺的民間傳說
在廣西容縣都嶠山,有一個山崖,前人望崖興嘆:“北洞巖穴多在空中,非飛仙莫可踄!”爬上山頂,再沿山背石蹬而下,約與娑婆巖高度相等處有一巖洞,這洞便是千古流傳的出米寺。
很古以前,各地名山寶剎都有很多小仙在修道,這些小仙就是些香公、道士、和尚之類的,他們雖修道拜佛,但仍未脫去凡胎肉骨。桂林神仙去考查各地的小仙修道誠心不誠心,心地好不好,他要度那些修煉得好的小仙升入仙界。如何查考呢?這神仙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考驗方法。
那時候,梅江上游的地主,常常把剝削來的大批稻谷運(yùn)往容城去。當(dāng)時還沒公路,只好從梅江上用木船載運(yùn)。那些載滿稻谷的船到了石寨谷涿(河灣名)的時候,神仙就把船弄沉,把谷磨去殼,然后順流而下至繡江的馬風(fēng)灘,把米洗凈,谷殼由豬牙峽流出去,白米就藏在南山出米寺。
當(dāng)窮人實在無米以炊的時候,出米寺就從西邊石壁的出米孔流出米來。寺里的香公從此也靠那些米養(yǎng)活著。說來奇怪,每次流出的米,只能煮粥,不能做飯。煮熟之后,一個人吃了飽,兩個人也夠吃,更多的人來吃也吃得脹脹的。
起初,寺里那個香公還很虔誠,每天早上煮好了粥,都先燒香,撞響鐘后就拜佛,做完佛事后才吃粥,巧得很,每次撞鐘之后,都有一個爛腳的游方僧,準(zhǔn)時到寺里來。香公開始還客氣的邀道:“這兒有粥,請一道吃?!边^了十天半月,那爛腳僧仍舊餐餐依時到來吃粥。那香公的臉,板了起來,也不招呼他了。爛腳僧裝作沒看見,自己拿碗去乘粥吃,吃完了粥,二話不說就走了。
時間長了,那香公可惱火了,一來討厭那爛腳僧不勞而獲,二來討厭他的爛腳又腥又臭又臟,為了不讓他再來,他便動腦筋想呀想,想趕走游僧的好辦法。這日,他先把粥吃完,才去敲鐘,鐘一響,爛腳僧也來了,一看瓦煲,一點(diǎn)粥也沒了,爛腳僧一切都明白了,他望著香公點(diǎn)點(diǎn)頭,嘆了口氣,用手指著出米寺,念道:
朝朝鐘了粥,今朝粥了鐘。
佛往西天去,南山米寺空。
他把手一招,從半天云彩里飛來一只仙鶴,游僧騎鶴駕云,飛騰而去。那香公這才明白這爛腳僧是想來度他成仙的,萬分后悔自己不知底里,他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認(rèn)錯悔過,但是晚了,桂林神仙已飛走,從此以后,出米寺不再出米。
后人游出米寺有詩嘆道:
南洞斷碑湮舊篆,北堂荒徑長新苔。
白云飄渺生風(fēng)籟,疑有仙人駕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