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本二本在线观看_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视频_亚洲日本韩国精彩视频一区在线播放_一本不卡av观看_国产av日韩三级电影_免费在线看黄色视频网站_亚洲中文无码手机永久_用快播看av的网站_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_俺要去97中文字幕

譚家梁革命烈士陵園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方埡村東380米的譚家梁,近現(xiàn)代。始建于1979年,原建在城關(guān)鎮(zhèn)東新村東坡上,2004年遷往方埡村譚家梁。總長31米,寬18.2米,占地約565平方米,有烈士墓29座及烈士紀念碑1座。

烈士紀念碑底座分兩層,下層長1.84米,寬1.23米,高0.30米,上層長1.42米,寬0.83米,高0.66米,碑長1.02米,寬0.42米,高4.7米,正面楷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記述烈士事跡:1949年秋,國民黨妄圖阻止解放軍西進解放嵐皋,調(diào)集國民黨九十八軍一五八師四七二團、鄂保四團駐守嵐皋。分兵茅坡梁、草鞋埡、嵐河口、溢河壩、四坪渡口、耳扒山一帶。是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十九軍五十五師率一六四團、一六五團西進。一六五團進駐茅坡梁,全殲守敵,27日22時,占領(lǐng)縣城制高點——太陽梁、陳家溝、耳扒山。同時,一六四團由平利輕裝向嵐皋前進,25日拂曉回縣城發(fā)起總攻,殲敵九十八軍一五八師四七二團三營和鄂保四團一部,俘縣自衛(wèi)團一部,縣城即告解放。在解放嵐皋戰(zhàn)斗中,殲俘敵軍360余人,解放軍排長李植有,班長陳來、吳家謝、副班長陳家貴、戰(zhàn)士劉煥章、鄧耀先、張先貴為國捐軀。

1970年3月,襄渝鐵路動工,參加鐵路建設(shè)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及嵐皋縣民兵團和民工、西安學生連。嵐皋縣調(diào)動民兵1.45萬人組成鐵路建設(shè)民兵團三個和季節(jié)民兵營一個,配屬鐵道兵部隊施工。施工中地質(zhì)復雜、地勢險要、施工難度大,廣大軍民舍生忘死、奮不顧身,創(chuàng)造出許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其間有20名軍人光榮犧牲,有6名學生、105名本縣民兵捐軀,他們用生命與鮮血譜寫了一部壯烈的筑路詩篇。烈士墓及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墓碑為大理石質(zhì),高0.70米,寬0.47米,碑文楷書陰刻烈士生平。

月池臺村郝茂榮同志之墓

位于嵐皋縣大道河鎮(zhèn)月池臺村東南1公里,近現(xiàn)代。墓葬封土為人鼻形,寬1.5米,長2.5米,高0.7米。占地面積9平方米,封土部分塌陷。墓碑一通,混泥土質(zhì),楷書體,碑高0.91米,寬0.43,厚0.16米。額題“永垂不朽”,碑文“郝茂榮同志系安康縣月池公社先鋒大隊人,生于一九四二年,一九六九年參加襄渝鐵路建設(shè),于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因公光榮犧牲”??睢岸涣闫吖こ剃兾魇∶癖谝还こ涛鍒F三營水運隊一九七三年元月一日立”。

漳河坪水磨坊

位于嵐皋縣漳河鄉(xiāng)青巖村南約1000米漳河坪,近現(xiàn)代。該水磨坊由生產(chǎn)隊始建于1968年,1969年投入使用,初期主要用于軋油、磨面、剝谷及漳河鄉(xiāng)的電力供應。黃啟禎于1980年購買用于軋油和居住。水磨坊坐北向南,建于漳河與東河交匯處,利用漳河水力帶動水輪泵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加工,目前主要用于軋油。

現(xiàn)存有磨坊、水能泵、水渠等。水磨坊,面闊三間,懸山頂,土質(zhì)墻體,抬梁結(jié)構(gòu),內(nèi)部木板隔斷,長12.4米,進深7.1米;水輪泵,近現(xiàn)代工業(yè)制品,鐵質(zhì),高1米,寬0.2——0.4米;引水渠,石砌土筑,長35米、寬0.55米、深0.70米。進水閘門寬0.53米、深0.7米、厚0.3米,閘門凹槽寬0.1米,高0.7米,凹槽兩側(cè)厚0.1米。進水口寬0.6米,高0.7米。

關(guān)州壩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四坪村東南約700米的關(guān)州壩,戰(zhàn)國秦漢時代。遺址處在嵐河東岸一級階地上,地勢較為平緩,呈不規(guī)則形分布,面積約30000平方米。文化層埋藏較深,暴露不明顯,從遺址區(qū)邊緣土坎中可見文化層堆積距地表深約1米,文化層厚約0.4米,包含較多的碳屑、燒土塊、夾砂陶片、打制石器等物;遺址區(qū)村民房屋夯墻中有夾砂紅陶片、夾砂褐黑陶片和紅燒土;在中部及東南地表可見大量漢磚,子母口、扇形卷頂磚,大面飾繩紋,側(cè)面飾花卉和菱形幾何紋;遺址區(qū)散見較多的繩紋板瓦、筒瓦殘片。該遺址局部因村民早年建房取土,略有破壞,大部保存完整。

肖家壩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耳扒村肖家壩南側(cè)嵐河北岸臺地上,新時器時代。該遺址西北南三面臨嵐河,東臨緩坡,地勢平坦,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1981年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采集陶片有夾砂紅陶和泥質(zhì)紅、灰陶,飾繩紋、劃紋、弦紋、附加堆紋及白衣黑彩,器形可辨缽、盆、罐、鼎、尖底瓶、葫蘆形器等;并出有完整的泥質(zhì)灰白陶圜底缽及打制和磨制石斧、鏟、網(wǎng)墜、石核、礪石等。屬仰韶文化遺存。還發(fā)現(xiàn)漢代繩紋板瓦、筒瓦,唐代手印磚、銅錘及元代獸面瓦當?shù)取?/p>

現(xiàn)所有出土文物皆保存在嵐皋縣文化館文物保管室內(nèi)。1992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遺址上大部分為現(xiàn)代建筑,僅存文物主要采集地約2300平方米。

李家壩遺址

藺河鄉(xiāng)光明村一組水泥廠東南側(cè),新時器時代延至戰(zhàn)國秦漢時代。遺址地處嵐河西岸一級臺地上,長約200米,寬約80米,距河床高2—4米,表面均分布有夾砂紅陶片、籃紋紅陶片、夾砂紅陶籃紋器物口沿、平底器陶片、石器、繩紋殘磚、繩紋板瓦殘片。在距遺址不遠的河對岸田坎中有漢磚遺存。據(jù)當?shù)厝罕娭v,在上世紀80年代,此地還出土過“半兩”錢和青銅劍。

相子壩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佐龍村相子壩,明清時代。遺址區(qū)東瀕嵐河,南為寨溝,北臨正溝,安嵐公路從遺址中心南北穿過。南北長約150米,最寬處90米,分布面積約6200平方米。中間寬,兩頭窄,呈扇形分布。遺址邊緣由卵石壘砌,遺址區(qū)內(nèi)現(xiàn)為耕地和民居建筑,耕地上可見一些散落的青磚和瓦,青磚長0.32米,寬0.18米,厚0.08米,磚側(cè)面中部有一隆起紋;瓦中部有一隆起紋。從遺物分析,該遺址屬于明清時期遺存。

松林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東風村東500米的松林山頂,明清時代。該遺址始建于明朝,據(jù)當?shù)厝酥v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張獻忠曾駐扎此地。遺址分為前寨、后寨、營寨,總面積約750平方米。前寨位于松林山東側(cè)的山峰上,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長徑約35米,短徑5——15米不等,作為了望之用,僅存部分寨基,皆用塊石壘砌。后寨位于松林山主峰頂,前寨西側(cè),呈不規(guī)則圓形,長徑約10米,短徑約6米,是舊時安置滾木,發(fā)射武器之地,寨墻已毀,僅存部分寨基,塊石壘砌。營寨位于后寨下方45米左右,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長約40米,寬約10米,作為住宿,庫房之用,寨基基本完整,有一條石階蜿蜒通往后寨,每級石階高0.15米,寬0.9米,進深0.25米。

現(xiàn)前寨基址上建有移動通信的發(fā)射基站,后寨基址上建有電視發(fā)射站。

天云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城關(guān)村南500米的夜壺石,清代。該遺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南北長徑220米,東西短徑30米,總面積約660平方米,寨門已毀,僅存寨基及部分寨墻。寨墻依山石走勢而建,東面為懸崖,無寨墻,西南北三面寨墻以塊石壘砌而成,高2—3.5米不等,厚0.80米。舊時曾是當?shù)匕傩辗烙练酥帲F(xiàn)已廢棄。

白崖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曉道鄉(xiāng)黃興村西北約1公里的太平山側(cè)峰,清代。寨址西高東低,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東西長徑70米,南北短徑4米,占地約280平方米。寨墻高為2米-4米不等,厚0.8米,塊石壘砌而成,依山石走勢而建。有前門和后門兩道寨門,皆為抬梁石門,條石壘砌而成,高1.8米,寬1.2米,厚0.8米。舊時曾是當?shù)匕傩辗烙练酥?,現(xiàn)已廢棄,保存較好。

太平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曉道鄉(xiāng)黃興村東南約500米的太平山主峰,清代。遺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東西長徑82米,南北短徑4米—9米,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寨墻基本完整,高為2.5米-5米不等,厚0.8米,塊石壘砌而成,寨墻上有垛口、了望口、射槍口等。共有前門、二道門、三道門和后門四道寨門,皆為抬梁石門,條石壘砌而成,高1.8米,寬1.2米,厚0.8米,現(xiàn)后門坍塌,其余三道門保存基本完整。舊時曾是當?shù)匕傩辗烙练酥?,現(xiàn)已廢棄。

烏龍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佐龍村南約1公里的烏龍山頂,清代。寨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東西長徑85米,南北短徑11米,占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寨墻基本完整,南面寨墻部分坍塌,寨墻高為2米-6米不等,厚0.8米,塊石壘砌而成,依山石走勢而建。共有前門和后門兩道寨門,條石壘砌而成,前門高1.8米,寬1.5米,厚1米,后門部分坍塌。整個寨址主體輪廓較為清楚,廢棄已久。

燭峰書院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大北街的城關(guān)小學內(nèi),清代。燭峰書院始建于清代,光緒七年改設(shè)為磚坪小學堂,現(xiàn)為嵐皋縣城關(guān)小學所在地,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存青石碑2通,其一為“捐修燭峰書院碑”,同治五年(1866年)立。碑載“兵(太平軍)燹之余”,眾紳捐資重修一事;另一為“改設(shè)磚坪小學堂捐戶碑”,光緒七年立,首題“改設(shè)磚坪(嵐皋)小學堂各捐戶碑記”,文載磚坪廳城關(guān)等二十八保捐輸錢銀、水田,“以為磚坪學堂常年經(jīng)費”一事。

卡房銅礦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西廂村北3公里的卡房,清代。遺址長600米,寬250米。包括冶煉場一個,礦洞兩個,南北分布,兩洞相距200米。其中北側(cè)礦洞洞口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寬1.9米,高1.4米,深約82米,礦洞前有開采時殘留的石渣;南側(cè)礦洞洞口呈長方形,高1.5米,寬1.2米,深約26米,洞口邊沿有長滿綠繡的礦石。冶煉場位于礦洞西部600米左右,呈長方形,南北長36米,東西寬12米,現(xiàn)為耕地,殘留有冶煉過的礦渣。

卡房銀礦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西廂村北3公里的卡房,清代。遺址長約25米,寬10米,南為峽谷,西北為陡坡,東為高山叢林。礦洞洞口部分已被礦渣掩埋,現(xiàn)呈較規(guī)則圓形,直徑約1.15米,豎井,因工作條件有限,礦洞深度無法測量。

祖師殿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蠟燭村東北10公里的蠟燭山主峰頂,明清時代。遺址分布在山脊的東西兩地,分為上殿和下殿,廟已毀,遺有上下殿基址、百步石階、灰板瓦、素面磚和祖師廟燃燈功德碑兩通。其中上殿基址長28.7米,寬9米,占地面積約260平方米,臺基平均高約3米;下殿基址長33米,寬11.1米,占地約365平方米,臺基平均高約2.8米。兩殿之間有百步石階相連,每級石階高0.14米,寬1.23米,進深0.25米。祖師廟燃燈功德碑其一碑陽上首正中有線刻書劍圖紋,碑身兩側(cè)有線刻纏枝花紋,陽刻額題“萬古千秋”,碑身楷書陰刻,記載燈油募化人名單。

年款為嘉慶二十一年;碑陰上首正中有線刻書劍圖紋,碑身兩側(cè)有線刻纏枝花紋,陽刻額題“千古永諧”,碑身楷書陰刻,記載燈油募化人名單。年款為光緒八年。另有一碑為碑陰光緒八年燃燈功德碑的續(xù)碑,砂巖,圭首,高0.96米,寬0.31米,厚0.12米。現(xiàn)上殿基址上建有一簡易小廟。

葫蘆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佐龍鎮(zhèn)青竹村的象鼻梁山頂,清代。該遺址四面皆為陡坡,原建筑已無存,僅存臺基及清代石碑一通,臺基長17.9米,寬7米,高1.8米。石碑略殘,高1.25米,寬0.64米,厚0.03米,圭首,首題“同結(jié)善緣”,碑文陰刻捐資人姓名,咸豐元年款。據(jù)當?shù)卮迕裰v,此廟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面闊兩間,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所毀?,F(xiàn)基址上有一八十年代新修的小廟。

清真寺大殿遺址

位于嵐皋縣城關(guān)鎮(zhèn)大北街中段,清代。建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坐西向東。原建筑面闊三間10.2米,通進深五間14.85米,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gòu)架?,F(xiàn)已無存,遺址東側(cè)另建一新大殿。殿內(nèi)存光緒十九年(1893年)“永捐鋪房”碑1通及光緒年款“至誠無息”、“心維清真”、“覆幬恩深”、“大道惟一”、“明經(jīng)堂”、“清真古寺”等匾額共6方。

太平寺遺址

位于嵐皋縣曉道鄉(xiāng)雙喜村曉道小學,清代。太平寺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占地約21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前殿、后殿和東、西廂房組成,共10余間。前、后殿均為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gòu)架;梁枋施花卉彩畫,門窗有花卉木雕。文革時期,前殿被毀,1990年以后,左右?guī)坑窒嗬^被毀。現(xiàn)僅存后殿及碑碣十通(其中有6通已漫漶)。

后殿面闊3間,寬7.02米,進深4.04米,占地29平方米,因上世紀九十年代做過學生教室,門窗已改換。碑碣其一名為續(xù)眾碑,砂巖,圭首,身首一體,碑座已佚,碑身長1米,寬0.58米,厚0.05米,楷書陰刻,記載寺僧續(xù)眾籍貫及生卒年月;碑碣其二名為地契碑,砂巖,方首,長方形,長1.3米,寬0.58米,厚0.05米,四邊為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記述太山會和關(guān)帝會為太平寺買置土地事;碑碣其三名為地界碑,砂巖,方首,長方形,長1.25米,寬0.58米,厚0.05米,四邊為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記述太平寺周圍地界一事;碑碣其四名為功德碑,砂巖,方首,長方形,長1.26米,寬0.58米,厚0.05米,楷書陰刻維修太平寺捐資人名單。被毀的前殿及左右?guī)恳驯粫缘佬W占用,分別建起了操場和教學樓,臺基已無存。

玉皇廟(朝陽殿)遺址

位于藺河鄉(xiāng)立新村南部約3公里的蔣家山頂峰,明清時代。該遺址以山頂自然地勢建造,形成五個部分:一是依山崖搭建屋面做祭祀臺一處;二是遺址的東側(cè)有莊基兩處,面積約40平方米,應為伙房和香火客人生活住地;三是山頂?shù)淖罡咛幱谢顒訄龅匾惶帲娣e約60平方米;四是前殿遺址一處,門向東南,面積48平方米;五是后殿一處,門向東南,面積40平方米。遺址內(nèi)現(xiàn)存有建廟和續(xù)修廟記事碑10通,石香爐1個,佛座1個,古樹1棵。

祖師廟遺址

位于藺河鄉(xiāng)立新村北約2.5公里處的香爐山,清代。祖師廟位于香爐山頂峰,北面山坡較緩,地勢西低東高,有崎嶇山路可達山頂;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峭壁。殿址選在凸兀的山巖頂端(酷似一個巨大石柱),四面絕壁,唯有西側(cè)依山崖鑿坎加修簡易臺階、架木梯方可蹬頂。殿址南北寬東西窄,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左右,四周有圍墻,依山勢自然起伏而建,用片石砌筑,高2——3米,上寬0.45米。圍墻西側(cè)設(shè)簡易山門(有門樓),木門框、單扇門,東北向;門樓頂面兩坡水,用小片石覆蓋。拜殿建于山頂東側(cè)絕壁之上,殿建筑大部分已破敗坍塌,就現(xiàn)狀可見為硬山、兩坡水、上覆小灰瓦、單間、7架梁;殿面闊3.94米、高3.5米、進深5.8米;墻體由片石、灰磚、土坯混合砌筑,寬0.45米。殿內(nèi)東面有祭臺,長3米,寬0.60米,高1.13米。

殿內(nèi)三面墻表面均有壁畫。祭臺放置殘損石造象一尊,高0.60米;殘木雕象一尊,高0.51米。遺址現(xiàn)存石碑7通,石香爐一個、石造像一尊、木雕像一尊及古樹數(shù)棵。拜殿西端懸崖下邊建有香客生活用房一棟,屋頂、梁架無存,僅見四周石墻殘壁開有二門一窗,占地面積約35平方米。

三官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四季鄉(xiāng)月壩村南1000米處,清代。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5.5米,南北寬12米。南邊石砌基礎(chǔ)墻體完好,遺址范圍界畔清晰,所存單體文物有石柱礎(chǔ)2個,香爐1個,古柏1棵,古松1棵,桂花樹3棵,保存均完好。表面建筑大部分在文革期間拆除,現(xiàn)被麥溪小學占用。

“壽星橋”遺址

位于嵐皋縣四季鄉(xiāng)茶硼村南350米,清代。據(jù)當?shù)厝罕姺从?,“壽星橋”當?shù)卦Q“涼橋”。長約25米、寬6米、高約4米,兩邊有木結(jié)構(gòu)護欄,頂為兩坡水懸山,繕灰瓦。其用途一是便利交通,二是當?shù)厝罕娤募炯{涼,是山區(qū)民眾就地取材的傳統(tǒng)建筑?,F(xiàn)橋身已毀,僅剩兩端橋基。橋基南端呈覆斗狀,以矩形塊石和卵石砌筑,長8米、寬4.5米、高3.5米;橋基礎(chǔ)北端就巖石打鑿而成,其打鑿臺面寬8.0米、臺面距河床高4.5米、臺面深1.5米。其下有柱洞4個,東西“一”字型排列。兩橋墩跨度約25米。

遺址北面距橋墩3米處遺留修橋殘碑1通,名曰“壽星橋碑”,僅存碑首,額題文字陰刻“壽星橋碑”,年款僅見“光緒年”三字,殘高0.65米、寬0.95米、厚0.06米。

蒼水橋遺址

位于嵐皋縣四季鄉(xiāng)蒼水村北250米處,清代。據(jù)當?shù)厝罕姺从?,該橋原稱“涼橋”,長約20米、寬5米、高約3米,兩邊有木結(jié)構(gòu)護欄,頂為兩坡水懸山,繕灰瓦。其用途一是便利交通,二是當?shù)厝罕娤募炯{涼,是山區(qū)民眾就地取材的傳統(tǒng)建筑?,F(xiàn)橋身及西北端橋基已毀。東南端橋基就巖石打鑿而成,現(xiàn)存長方形柱洞7個,圓形柱洞9個,共三行“一”字形排列,橫向間距約0.60米,縱向間距約0.40米。殘留石柱2根,一為圓柱體,高0.65米、直徑0.30米;另一為方柱體,高0.72米、寬0.35米,厚0.22米,兩柱間距0.60米。

神河源戰(zhàn)場遺址

位于嵐皋縣神河源國營林場內(nèi),清代。遺址所在地均為連綿起伏土丘,呈點狀分布,約14000000平方米,表面全為草甸覆蓋,間有零星灌木,低處偶爾有積水成池,水質(zhì)清澈,整體地貌甚為壯觀。相傳“清命官”楊遇春曾在此地屯兵鎮(zhèn)壓過白蓮教義軍,近年又有人在當?shù)氐膮擦种惺暗健帮w鏢”等古兵器,因此該地應該是清軍與農(nóng)民起義軍交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

茶園溝棧道遺址

位于藺河鄉(xiāng)藺河村委會東南150米處,年代不詳。棧道分布于大查溝以南崖壁之上,距河床高約3米。棧孔由西向東排列,分布長度約10米。殘留???個,最大棧孔高0.15米、寬0.14米,深0.20米,最小??赘?.10米、寬0.085米,深0.15米。??组g距0.60米——1米不等。

石瓦廠古水閘

位于嵐皋縣官元鎮(zhèn)北坪村北200米石瓦廠,清代。沿官元河兩岸分布,由方形閘孔和圓形閘孔組成。是古代利用洞河支流大河水力外運木材的一種方式。在大河東西兩岸及河床巖石上開鑿樁孔,利用木樁及木板將河水攔截,縮小河水落差,進行伐木放運,節(jié)約人力運輸,減少木材損失。原水閘已毀,現(xiàn)存樁孔數(shù)個,分長方形和圓形兩種,長方形孔口長0.25、寬0.23;圓孔,直徑0.32—0.35、深0.15—0.20米不等。該遺址是嵐皋現(xiàn)存較少的運木水閘,對研究湖廣、四川移民對巴山老林開發(fā)以及利用水力資源情況有一定參考價值。

燈盞壩棧道遺址

位于嵐皋縣橫溪鄉(xiāng)大河村西北約300米的燈盞壩,清代。古棧道全長約500米,遺址集中分布在兩處。一處在村北燈盞壩,另一處在村南楊家河壩,棧道依山崖修筑,現(xiàn)存圓孔及棧樁十多個,最下層距河床高約2米,棧孔徑0.18—0.25米,孔深0.18米,棧樁長約0.3—0.5米,上鋪塊石以成路面,路面寬0.5—1米,平均寬0.8米,其間以小路相連,今仍作便道使用。

黑峰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橫溪鄉(xiāng)樂景村東北1500米,清代。黑峰寨坐南向北,利用黑峰山險峻地形構(gòu)筑而成,分主寨和外部防御工事兩部分。主寨東、北、西三面憑借懸崖為墻,南面人工構(gòu)筑寨墻一道,與東、西懸崖相接,自然塊石壘砌而成,長約200余米,寬3.4—1.8米不等,殘高2.5米。寨墻上有女墻和馬道,女墻寬0.6—1.0米、殘高0.5米。寨墻偏西部開有一門,已全部垮塌堵塞。外部工事北距主寨約100余米,利用地形建有塊石壘砌防御墻一道,形成主寨外部屏障。長約50余米,高4—3米。寨內(nèi)有碑一通,事關(guān)白蓮教起義。

手扒巖棧道遺址

位于嵐皋縣橫溪鄉(xiāng)油坊村西北約2.5公里二道河,清代。北岸崖壁手扒巖,上起神仙河,下至二道河口,南北群山對峙,棧道寬約1.8米,全長約200余米,現(xiàn)存方形???層數(shù)十個,最下層距河床高約3米,孔距20—35厘米,孔徑約17厘米,孔深18厘米,部分??子惺瘶叮瑯堕L30—40厘米,上鋪塊石砌成的路面?,F(xiàn)已廢棄。除北端棧道因修路被毀,余段基本完好。此棧道是古代通往四川的交通要道,對研究川陜交通史有一定價值。

油房坪棧道遺址

位于嵐皋縣橫溪鄉(xiāng)樂景村西北約2.5公里油坊坪,近現(xiàn)代。棧道全長約500余米,自北向南依山崖修筑,現(xiàn)存方形棧孔及插入崖壁的圓形或方形石樁數(shù)十個,棧孔最下層距河床高約3米,孔徑約17厘米,孔深18厘米,孔距20—35厘米,樁長30—40厘米,樁上疊砌塊石、片石以成路面,其間以小路相連,棧邊北端修嵐橫公路時被毀,現(xiàn)以廢棄。

百子洞遺址

位于嵐皋縣溢河鄉(xiāng)展望村百子洞,百子洞遺址有人工開鑿的洞穴40余座,排列在高約60米,寬約100米的崖壁上,大部分因山體崩塌滑坡掩埋,暴露僅19洞,多為橫向分層排列,洞間距1.5——5米,層距約3——6米??傻桥R者12座,洞穴1、4、5、6、7塌毀淤積,其余較為保存完整,多為橫穴式,洞頂以不規(guī)則穹廬頂為主,平頂少見,洞內(nèi)壁修鑿較為平整。洞穴2:洞門半圓拱形,下部淤積,殘高0.9、寬1.8米,門壁厚0.8米。橫穴,進深2.4、寬4、高2.3——0.6米。洞穴3:洞門呈三角形,高1.6、底寬2米,門壁厚1.1米。門壁南側(cè)有片石壘砌殘墻,高40厘米、寬90厘米。室內(nèi)空間略大,進深3.5、寬5、高2.4——0.8米。洞穴8:門近長方形,高1.65、寬0.7、門壁厚0.9米,橫穴,進深3.7、寬6、高3.2米,洞頂部分崩塌。洞穴9:與洞穴8在一處崖面,相距約1.8米,形制與洞穴8基本相似,進門處有打鑿石坎,內(nèi)壁平整,保護最好。

洞穴10、11:兩洞洞門較大,門壁兩側(cè)有明顯安裝門柵鑿槽。橫穴近方。進深3——3.5、寬3.6、高3米,內(nèi)壁平整。二洞之間有厚50厘米隔墻,以圓孔相連,直徑40厘米。洞穴10后壁下部有排水孔道。其中洞穴3內(nèi)有煙熏痕跡,疑為穴居遺存。當?shù)卮迕裰v,此地曾有大量銅錢出土。百子洞遺址為明清時期人類居住遺址,它的發(fā)現(xiàn)不僅為研究清代巴山地區(qū)人民居住習慣提供了重要資料,而且也為研究湖廣、四川移民對秦巴山地開發(fā)歷史提供了實物依據(jù)。

筆架山寺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溢河鄉(xiāng)宏大村二郎坪西3000米,清代。原寺廟遺址毀于1953年,現(xiàn)有新的肉身殿、大悲殿、藏金閣坐落于原址之上,有達鑒真身干尸放置于肉身殿內(nèi),在肉身殿正前方10米處有千年古櫟1株,遺址火神爺頭像一個;石香爐一個:青石質(zhì),呈長方形,長70厘米,寬576厘米,高25厘米。四周高浮雕西游記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精湛。殘碑兩通:青石質(zhì),其中一同殘高88厘米,寬67厘米,厚3厘米,由于碑文腐蝕嚴重,字跡模糊,無法識別其內(nèi)容,隱約可見年款為同治六年。另外一通殘高95厘米,寬54厘米,厚9厘米。由于碑文腐蝕嚴重,字跡模糊,無法識別其內(nèi)容,年代不詳。鐵鐘一個:口徑56厘米,高67厘米,厚3厘米。

此鐘鑄造于民國七年,現(xiàn)懸掛于亭頂。經(jīng)濟價值。南宮山肉身出土后,以蓮花寺遺址為代表的南宮山景點群吸引了大批的國內(nèi)外游客,有力地拉動了當?shù)氐谌a(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對當?shù)氐慕?jīng)濟社會和諧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歷史價值。南宮觀建于北宋,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雖在文革時期被毀,但后又進行恢復,其建筑風格為學者研究宋元時代佛教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科學價值。寺內(nèi)達鑒肉身出土已有兩百年,至今仍保存完好,不腐不爛,乃舉世罕見的奇珍異寶,為科學家研究地理學、人體學提供了現(xiàn)實資料。

新灣化石遺址

位于嵐皋縣溢河鄉(xiāng)新灣村西約500米,侏羅紀白堊紀時代。該化石點四周巨石林立,怪石嶙峋。由兩個巨石相互支撐形成一淺洞,進深4.10米,寬1.00-1.75米,高1.40-2.30米。洞內(nèi)常年滴水,陰暗潮濕,墻壁已形成較厚泥漿巖,巖中夾雜零星硅化木,泥石布滿地面。洞內(nèi)到處有村民挖掘化石的痕跡,破壞比較嚴重。該化石地點在嵐皋縣極為罕見,它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該區(qū)域化石地點的空白,對研究遠古時期的生態(tài)、氣候、各類生物生存環(huán)境以及礦產(chǎn)資源發(fā)掘具有重要價值。

古家村梯田

位于官元鎮(zhèn)古家村、龍板營村境內(nèi),清代。古家村梯田系清代湖廣、四川移民墾殖巴山老林,在嵐皋西部山區(qū)大河流域所建的一處最大人工梯田,現(xiàn)存水平梯田約3萬平方米。梯田沿大河北部山坡東西向延伸約2公里,由下至上梯次分布,寬約500—40米,約60—20級不等。梯田用泥土起壟護坎,每層有許多單田水平相連,單田長50—25米、寬20—5米,均高0.8—0.3不等。

梯田利用北部山坡溪水自流灌溉。周圍山坡和梯田中央有劉氏、邱氏、田氏等家族墓地,立有嘉慶、道光、同治等款墓碑,碑文記述了遷徙立業(yè)情況。梯田中心有邱家院落,殘破嚴重,從穿斗式梁架和木板隔墻式樣判斷,其始建年代應該在清代中后期。梯田壟坎和灌溉水系完整,當代村民繼續(xù)使用。

龍安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花里鎮(zhèn)龍安村村委會北約2000米,清代。寨址位于一獨立的山崗上,平面略成長方形,面積約1500平方米,西為西河,東、南為懸崖,北為山坡。東西狹長90米,南北寬10—30米不等,殘留寨墻高2—4.5米,上寬約1.1米,北部寨墻有馬面四處,上寬2米厚1.5米。北寨門保留完好,塊石壘筑,高2.6米,寬1.4米,門內(nèi)有寬6米的通道與山寨上部相連。寨址東部有寺廟一處曰八角廟,建于清嘉慶年間,現(xiàn)殘存廟基、磚石構(gòu)件、石獅、桂樹等。遺存石獅一對,高25厘米,殘損嚴重;銘文磚兩件,長33厘米,寬19厘米,厚5厘米。該寨對研究明清時期嵐皋縣農(nóng)民起義軍和地方武裝有參考價值。

泰山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花里鎮(zhèn)桂花村村委會東約20米,清代。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面寬3間,進深1間;通面寬9.1米,進深4.2米,建筑占地面積約60平方米。一層建筑,硬山頂式建筑,泥質(zhì)灰瓦屋面,黃土夾雜小石子筑墻,兩側(cè)山墻馬頭墻有彩繪。內(nèi)部有柱,檁架于墻上,均為木質(zhì)格子門窗。廟門前有青石臺階七步,寬1.9米。寺廟原有東西廂房各三間,現(xiàn)已毀,遺存咸豐七年款重修泰山廟碑碣一通,寬0.76米,高0.46米,記首人周家勉出錢四千紋,重修泰山廟。

該寺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咸豐七年重修。解放后曾做學堂使用,文革時期將東西廂房毀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shù)丶Y2000余元,再次修整。對研究嵐皋清代宗教活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藥王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花里鎮(zhèn)金寨村村委會東南200米,清代。該遺址為東北-西南走向,平面大體呈長方形,分為前后兩個寨子。其中前寨又分上中下三層,整個寨址的分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寨墻保存基本完整,寨外墻高約5米,內(nèi)墻高2-3米不等,厚0.50—0.60米,用塊石壘砌而成,寨墻上有垛口、了望口、射槍口等。寨址正門(南門)寬1.2米,高2米,厚0.73米。拐角門(東門)寬1.48米,高1.84米,厚1.03米。進門向西兩米處有臺階五步,階面約0.20米,現(xiàn)損毀嚴重。臺階上為寨址的第一層,南邊有房屋兩間,原為觀察員居住房,現(xiàn)已被廢棄,僅存寨墻三堵。北邊原為觀察室和觀察員住房一間,寨墻基本保存完好。寨址東邊寨墻上有射擊孔13個,寬約0.42-0.61米,高約0.86-0.96米,厚約0.50-0.60米,?,F(xiàn)存較好。南北走向百步梯連接寨子上、中、下三部分。寨址中層有糧倉一間,長5米,寬3.5米,深4.5米。緊靠糧倉西邊有守倉房屋一間,墻高3.5米,長10米,寬8米。

進入寨址第三層,地面雜草叢生,十分荒蕪。了望四周群山,視野相當開闊?,F(xiàn)存寨墻殘高2米,厚0.50米。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9米,西墻有觀察孔兩個,距地面約2米,西南方向有通往后寨之門,門高1.77米,寬1.2米,厚0.69米。往西南行至約300米的另一山頂上,此為后寨,規(guī)模較小,面積約40平方米?,F(xiàn)殘存寨墻及寨門,墻高約3米,厚0.60米,寨門高2.5米,寬1.2米。此寨規(guī)模之大形制獨特在嵐皋縣極為罕見,對研究明清時期嵐皋開發(fā)史、農(nóng)民起義軍和地方武裝活動有一定輔助作用。

中梁寨址

位于嵐皋縣花里鎮(zhèn)西河村村委會東北一山顛之上,清代。該遺址為南北走向,大體呈長方形,整個寨址的分布面積約1500平方米。寨內(nèi)破壞嚴重,廢棄已久,雜木叢生,十分荒蕪。僅存寨墻一堵,殘高2.5米,厚0.5米,長約100米。對研究明清時期嵐皋農(nóng)民起義軍和地方武裝有一定輔助作用。

大灣棧道遺址

位于嵐皋縣孟石嶺鄉(xiāng)柏楊林村東南600米,年代不詳。大灣棧道呈東—西排列,分布長度約400米,下距嵐河河床3米高。分為3段,東第1段有???1個,方孔8個,圓孔3個,方孔長20-24厘米,寬18-20厘米,深16-18厘米,圓孔徑24-26厘米,深20-22厘米。間距0.6-1.7米不等。第2段有方形???個,間距0.40-2.00米不等。第3段有方形???個,間距0.40-0.80米不等。其中部分棧口因修公路被毀。

墻院子遺址

嵐皋縣孟石嶺鄉(xiāng)柏楊林村村委會南300米,清代。該遺址處于嵐河北岸一突出的山崗上,地勢緩平。平面大體成長方形,長約200米,寬約80米。分為東西上下兩個院落,中間原有通道連接?,F(xiàn)留有東西一條規(guī)整的寨基,長約180米,高約2.7米,采用長約30厘米片石砌成辮子形狀,共分20層,每層厚約15厘米。因墻體極有特點,故被稱為“墻院子”。

由于村民的生產(chǎn)活動,寨內(nèi)建筑已不復存在,現(xiàn)已為村民居住場所。傳為白蓮教首領(lǐng)王聰兒屯兵抗擊清軍將領(lǐng)楊遇春之地。寨基塊石壘砌規(guī)整有序,在安康地區(qū)極為罕見,對研究巴山北麓清代寨堡和白蓮教具有一定的價值。

雙豐橋

位于嵐皋縣孟石嶺鄉(xiāng)雙橋村村委會北15米,清代。該橋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為半圓拱單孔石橋。由地方士紳鄧曉山,見地方“賭則輸數(shù)百金,訟亦費數(shù)白金,與其為無益之行,莫若廣有余之福,此橋之所由建也”。該橋建于大毛溝與小毛溝匯流之處,為東西走向,二溝兩橋,故名雙橋。

其中小毛溝橋已被洪水沖塌,大毛溝橋尚存??绱竺珳仙?,全長14.8米,寬3.05米,拱高10米,凈跨5米。橋體以青石條壘砌,兩端鋪設(shè)石階,面寬3.05,踏步寬28厘米,高20厘米。在二橋之間原有泗王廟,現(xiàn)僅存高約6米的廟基,有石門、石匾和六通碑刻殘存。附屬石匾額,素面,上有陰刻楷書“威鎮(zhèn)雙豐”四字,額橫長160×30×10厘米?!靶揠p豐橋”碣一通,長方形,幅寬1.54米,高0.86米,厚0.10米。主要記述雙豐橋來由,并對橋四周環(huán)境,以散文筆法細膩描寫,行文流暢,優(yōu)美。

碑文為陰刻楷書,共30行,每行21字,培元宋德隆攢,蕭齊、蕭斑珍書。“修雙豐橋捐資碑”兩通,長方形。碑文以陰刻楷書記錄修建雙豐橋募捐人員名單。“建橋刊碑禁賭條規(guī)”碣三通,長方形,幅寬1.54米,高0.86米,厚0.10米。碑文主要記述禁毒、禁謠、禁嫖、禁敲詐勒索、禁欺哄拐騙。并維護道路等條規(guī)約3000字。此單孔橋跨度之大在安康地區(qū)極為少見,為研究陜南地區(qū)石橋的形制、建筑風格提供了實物資料;碑刻內(nèi)容豐富,條規(guī)款項刊滿三石,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清末當?shù)氐母鞣N社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羊角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溢河鄉(xiāng)展望村崔家梁東100米,清代。該遺址為南北走向,大體呈長方形,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50米,整個寨址的分布面積約400平方米。寨墻毀壞嚴重,寨內(nèi)原有一廟,現(xiàn)已無存,只殘留部分石碑構(gòu)件、柱礎(chǔ)遺棄于寨北山梁上。寨內(nèi)雜木叢生,廢棄已久,十分荒蕪。寨址位于一突出山頂之上,原看形似羊角,故名羊角寨。柱礎(chǔ)兩件,高0.30米,直徑0.40米。

遺存石碑九塊,均為圭首。其中一通高0.63米,寬0.44米,厚0.07米,有碑坐。碑額陰刻楷書“經(jīng)堂石牌”,碑文字跡不清,嘉慶十五年款。其余均已風化腐蝕。石鼓門墩兩座,高0.68米,寬0.85米,厚0.23米。門墩石鼓上有高浮雕臥虎及紐帶花紋。該寨址外型極有特色,對研究嵐皋縣清代地方武裝和宗教信仰有一定輔助作用。

芙蓉壩橋

位于嵐皋縣石門鎮(zhèn)芙蓉村東北約150米涼橋河壩,近代。芙蓉壩涼橋為單跨木梁橋,東西走向,橋長16.6,寬3.3米,毛石砌橋基。東橋基下立兩根圓柱,柱高3米,上架橫木以承橋面。橋面建有懸山頂涼亭,高3.3米,抬梁加穿斗式結(jié)構(gòu),24根立柱分三間四行排列。柱間距3,高2.3米,中間為1.5米寬的人行道,柱間套木板作橋凳用。橋兩側(cè)有高1.2米的護欄。亭面覆蓋青石板;現(xiàn)還有近百余名村民使用;據(jù)當?shù)卮迕裰v,涼橋芙蓉壩橋始建于二十世紀中葉,2006年修繕。是嵐皋縣保存較完整的涼橋建筑。對研究石門鎮(zhèn)的歷史變遷、城市發(fā)展、商貿(mào)發(fā)展提供實物依據(jù);對研究陜南橋梁的選址、布局、工藝技術(shù)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曹家啞寨

位于嵐皋縣花里鎮(zhèn)金寨村曹家埡上,清代。該遺址為南北走向,東、南、北三面均為懸崖,西面有一小道可通往山下。整個寨址的分布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體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主體分為上下兩個寨子,兩寨落差20米,寨墻破壞嚴重,幾乎全無。寨體輪廓全無,墻體基本無存,地面雜木叢生,十分荒蕪,已廢棄多年,保存狀況極不樂觀。下寨平地上立有東西兩通碑,間距為3米,東側(cè)為修繕“鎮(zhèn)龍壇”廟青石質(zhì)圭首碑一通,高0.90米,寬0.86米,厚0.14米。

主要記述修廟募捐人員名單及錢財?shù)葍?nèi)容,乾隆四十八年款。西側(cè)為重修“鎮(zhèn)龍壇”廟青石質(zhì)圭首碑一通,高1.45米,寬0.78米,厚0.14米。碑首陽刻“青錢山”三字,內(nèi)容主要記載“昌匪賊亂,殿宇頹萎,王相凋殘未得修□□募化十方俾寺剎煥然重新修繕”和募捐人員名單及錢財?shù)葍?nèi)容。嘉慶十三年款。

太神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大道河鎮(zhèn)魏灣村東北800米,明代。分布面積約80平方米,該遺址呈長方形,原廟已毀,散落有磚、瓦、石構(gòu)建等?,F(xiàn)在遺址南側(cè)新建寺廟一座,廟內(nèi)供奉4尊道教人物石造像,香火旺盛。石雕像1:青石質(zhì),通高1.04米,寬0.44米,底座高0.16米,底座寬0.46米。方冠,坐式,手持玉帶,底座雕刻云紋。石雕像2:青石質(zhì),通高1.05米,寬0.47米,底座高0.22米,底座寬0.46米。手局部殘缺,底座浮雕蓮花紋。石雕像3:青石質(zhì),通高0.47米,寬0.35米,底座高0.11米,底座寬0.35米。頭失石雕像4:青石質(zhì),通高1.04米,寬0.53米,底座高0.19米,底座寬0.53米。底座有銘文??顬椤昂橹问荒臧嗽率铡薄?/p>

搖風殿紅安寺遺址

位于嵐皋縣大道河鎮(zhèn)魏灣村東北2公里搖風殿,清代。該遺址位于搖風殿峰頂,依山勢而建,分布面積約7500平方米,南北向呈葫蘆形。遺址寨墻環(huán)繞一周,塊石砌成,墻殘高1.2-2米,厚約0.8-1米。寨墻有南門、北門各一個。南門高1.1米,寬1.5米,北門垮塌。遺址東部建有紅安寺,寺廟已毀。在原有石砌臺基之上新修寺廟一座,面寬3.8米,進深3.2米,高1.9米,墻厚0.6米,供奉藥王、龍王、菩薩三尊。新建寺廟南墻根下現(xiàn)存紅安寺捐資修廟殘碑1塊,青石質(zhì),圓首,身首一體。高1.04米、寬0.56米、厚0.06米。記載當?shù)乇娦站栀Y修建紅安寺事。道光二十二年款。

紅星村華佗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紅星村東北約1000米,清代。寺廟座東向西,面積約20平方米,墻體已部分坍塌,僅存南北石墻及供臺,現(xiàn)存碑2通,石香爐一個。石碑1:方首﹒青石質(zhì)。通高1米,寬0.51米,碑高0.84米,厚0.07米。碑文為楷書體。共14行。滿行21字。碑邊飾云紋。記載清光緒年間捐資修廟事宜,款為“中華民國元年孟秋□旦眾首士立”。碑文漫漶不清。石碑2:圓首,青石質(zhì),通高1.06米。寬0.47米。厚0.11米。碑文為楷書體,共14行,滿行24字。額題“永垂萬古”碑文記載清光緒年間捐資修廟事宜,款為“中華民國元年孟秋□旦眾首士立”。碑文漫漶不清。香爐:高0.19米。長0.29米。寬0.18米。有雕刻龜首各一個,龜長0.06米。爐身完好,龜首風化。

柳林村觀音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柳林村西約2000米,年代不詳。該遺址依地形而建,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遺址北面石臺階建有石砌寺廟一座,廟寬7.6米,進深5.1米,高3.2米,供奉觀音菩薩1尊,高0.25米,現(xiàn)保存較為完好。

馬梁青龍寨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光榮村馬梁,年代不詳。青龍寨依山勢而建,寨址呈橢圓形,分布面積45平方米,寨墻用塊石壘砌而成,長徑約9米,短徑約5米,寨墻由外墻和內(nèi)墻組成,外墻高約4--5米,厚約1.1--1.2米;內(nèi)墻高約3--4米,厚約1--1.1米。寨墻西側(cè)開有石門,高1.9米,寬1.3米,厚1.05米。寨墻上共有三層臺階,設(shè)有垛口、了望口、射槍口等約20個,最小孔高0.70米,寬0.50米,最大孔高1.33米,寬0.50米?,F(xiàn)寨址主體輪廓清楚,寨門、寨墻等基本完整。

廟壩村大王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廟壩村西南800米處,年代不詳。大王廟建在大王山峰上,依山而建,由石塊砌成。廟長1.8米,寬1.9米,高2.1米,現(xiàn)保存完好。在遺址北側(cè)3米處的石柱上,生長鐵甲古樹一株;鐵甲樹高6米,樹圍1.45米,樹冠20平方米。距廟40米的山腳下,有大王墳一座,大王墳為園丘形,無碑,石塊切成,占地7平方米,有香火供奉。

廟壩太神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廟壩村東500米,清代。原遺址建在一緩坡地,東西長20米,南北寬8米,寺廟已毀,可見寺廟基礎(chǔ)和散落有磚瓦。有捐資石碑一塊立在遺址中心,碑高1.22米,寬0.68米,厚0.08米。碑座長0.87米,高0.29,寬0.4米。額題“民生庇?!?,款“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記載捐資修廟事宜及捐資者姓名,碑文漫漶不清。

桃園泰山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鐵爐鄉(xiāng)先進村西北方約200米桃園埡,清代。遺址坐東向西,原廟已毀,僅剩三面殘墻及供臺。廟寬3.5米,高2.0米,進深3米;供臺高0.5米,深0.6米,寬2.6米;基址寬4.7米,長6.2米.。廟前3米處有捐資修廟碑一通,坐東向西,保存較好。該碑為圭首,青石質(zhì),高1.1米,寬0.7米,厚0.1米。額題“萬古方流”,首題“桃園之有泰山廟供”,款“大清咸豐二年九月吉日立”。碑文楷書,共22行,滿行36字,記載捐資修廟事宜。

花廟遺址

位于嵐皋縣三星村敬老院內(nèi),清代。遺址位于三星村敬老院內(nèi),坐東向西,廟墻一幢。開間5.4米、進深3.6米,高約5米,廟墻厚0.54米,占地面約30平方米,現(xiàn)寺廟原址屋頂被毀,僅存廟墻,屋頂后來被修葺。廟墻南側(cè)墻壁上鑲有石碑1通。該碑為記事碑,方首,頁巖,長1.02米、寬0.42米,碑文為楷書體。共20行,滿行12字,記載寺廟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年間,倡議者系當?shù)仃愑鹜ⅰ㈥愊嗤⒌?,咸豐年間修茸后,同治二年因“長發(fā)”義軍過境,又為當?shù)厝怂鶜?,于是又加以修繕?/p>

真武寨龜山寺遺址

位于嵐皋縣堰門鄉(xiāng)延安村委會以南約500米龜堡寨,清代。遺址依山勢而建,坐南朝北,平面呈橢圓形,長徑約40余米,短徑約30余米,毀壞嚴重。寨墻用塊石壘砌而成,高約1.1米,厚約0.8米。南北兩側(cè)各有一門,南門寬1.64米,高2.2米,厚0.9米;北門高2.6米,寬1.4米,厚0.9米;南北寨門擋墻高2.7米,寬2.6米,厚1.5-2.2米。寨內(nèi)西北,西南各留有殘墻一道。西北部殘墻呈“T”形,東西向高約0.3-3.85米,長9米,墻基高約0.7米;南北向殘墻高約1.3-2.5米,長約12米,厚0.5-0.6米,墻基高約1-1.6米。南北向殘墻呈“E”形,高1.3-1.6米,長5米,寬2.3米,間距1.5-1.8米?!癊”形墻體內(nèi)側(cè)有樹一株,樹干直徑約0.3米,樹冠直徑約2.5米。遺址存留石碑3塊:碑1:圓首,青石質(zhì),通高1.25米,通寬0.6米,坐高0.22米。碑高1.03米,寬0.59米。

碑額題“名芳百世”,碑名“陜西省興安府紫陽縣清水里三甲土名龜山寺懸真佛殿”,碑文記載孫永言、劉文松等人捐資修廟的事項。年款“大清嘉慶十□□歲次丁卯孟月榖旦立,劉明揚”。碑2:方首,青石質(zhì),碑首殘缺。高0.99米,寬0.63米,厚0.04米,榫寬0.2米,高0.7米。碑名“陜西省興安府紫陽縣清水里三甲土名龜山寺懸真佛殿”,碑文記載楊紹福等人捐資重修寺廟的事項。年款“中華民國二十年仲夏榖旦公眾刊立”。碑3:碑身毀損嚴重,殘碑高0.2-0.26,長0.59米,厚0.14米。碑文記載楊開武等人捐資修廟的事項。年款殘記“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歲次”。

評論
全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還陰債改運107:如何渡過“本命年”,改變命運?

曾經(jīng)有一位叫做田先生的男士,一直感覺自己運氣不順,事業(yè)不順,感情不順,總是覺得命運很不好有一次,他去找到了一位風水師的幫助,對方告訴他,他有還陰債,身體有瘤子等等于是,..

陰債里的私債怎么算?

陰債里的私債怎么算從玄學命理的角度解讀在道家玄學中,陰陽是一種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存在。陰債,又稱私債,是指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由于各種原因產(chǎn)生的未償還的債務(wù)。這..

屬狗男的婚配屬相最好

【本期文章導讀】屬狗男的婚配屬相最好男人屬羊的最佳婚配屬相屬狗男的婚配屬相最好1、導讀:其實屬狗男生在還沒有談戀愛的時候是個特別喜歡玩的人,但是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

金牛女和水瓶男的愛情分析

金牛女和水瓶男的愛情分析金牛座配對水瓶座配對評分:50 需要努力維持的一對星座比重:42:58解析:土象星座的金牛和風象星座的水瓶,基本上是兩個不怎 相干的類型;您們之..

陰債的真相!了解什么樣的人做還陰債最合適?

陰債這個詞匯似乎在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是指在陰間或幽冥世界中與任何存在有來往的靈魂產(chǎn)生的債務(wù)而做還陰債則意味著需要擺脫自己的陰債,將來世的生命恢復到正常..

正緣和孽緣是什么?

正緣和孽緣是兩種不同的感覺。我們都知道,正緣是指兩個人之間因緣際會、有緣結(jié)合,兩人之間的感情和相處都是順暢、和諧、彼此欣賞和尊重的,這種緣分能夠讓兩個人在一起共同..

遇到不好的家庭如何化解?

遇到不好的家庭如何解決在探討如何解決遇到不好的家庭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八字命理的基本概念。八字,即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每個時刻對應著八個字,即四柱..

道家和合術(shù)有什么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道家的和合術(shù),主要是用來解決感情問題的。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文明的兩岸盛開著許許多多絢麗的文化之花,和合術(shù)便..

孩子旺學業(yè)的風水東西有什么?

在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guān)注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希望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成績。風水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也逐漸受到家長們的關(guān)注。孩子旺學業(yè)的風水東西有..

屬蛇的人做什么行業(yè)好

【本期文章導讀】屬蛇的人做什么行業(yè)好屬蛇什么行業(yè)最賺錢屬蛇的人做什么行業(yè)好提起屬蛇人做什么行業(yè)發(fā)財,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屬蛇的人適合做哪方面的行業(yè)類型?另外,還有..

62年屬雞的是什么命?1962年屬什么生肖屬相

62年屬雞的是什么命1、62年屬虎。今年應該60歲!進入花甲之年。應該注意身體,隨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60幾年屬雞。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生肖屬虎的人,性格比較嚴苛,做人原則..

小家子氣猜生肖

【本期文章導讀】小家子氣猜生肖十二生肖的東西南北分別是小家子氣猜生肖說到小家子氣,這與生肖屬相沒有多大關(guān)系吧!十二生肖雖與人類息息相關(guān),人小家子氣,說透了就是摳..

床頭擺放的朝向

【本期文章導讀】床頭擺放的朝向?qū)匐u的人床頭朝西好嗎1981年屬雞床頭朝哪個方向好床頭擺放的朝向床頭朝向要按照什么擺放床頭朝向要按照什么擺放,有多少人是為了臥室的裝修..

五帝錢的擺放使用方法是什么?

中國古代的帝王們,在建立自己國家的過程中,為使國家富強,他們在鑄造錢幣的時候,往往會將自己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的所有皇帝都鑄好。這種錢幣被稱為“五帝錢”。它是我國古代歷史..

八字中食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在八字命理中,食傷代表的是一種人的思想意識,這類人大多個性較為溫和,且有一定社交能力。通常來講,食傷是不會主動去傷害別人的。當然食傷也是一種不能強留的信息,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