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南臥佛
位于山東臨沂莒南縣城北的天佛景區(qū),在連綿的群山之中,有一尊天然大佛,頭枕西南青山,腳抵東北明湖;天庭飽滿,地頜方圓,獅鼻微翹,笑口常開,慈眉善目,五官清晰,四肢分明,神態(tài)安詳,大有呼之欲出之感。佛教界泰斗茗山長老朝拜后,欣然題詞贊頌:“莒南天佛,世界奇觀”。游客觀后無不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莒南天佛橫亙南北,全長6000米。發(fā)髻聳然,皓眉俊秀,鼻梁通直,唇厚口方,下額重疊,頸部分明,胸部微挺,像一尊天佛赫然浮出地面,顯得那么凝重、莊嚴。天佛身后群巒起伏,那漠漠如黛的群山,似乎是他的疊影,又使天佛顯得那么滄桑。
凡到過山東莒南臥佛景區(qū)游覽的客人,無不為臥佛山那形神兼?zhèn)?、惟妙惟肖的天然臥佛、菩薩、猛虎這一山三景的奇觀所驚嘆。人們在驚嘆造物主的萬能、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也更想探索這一世界奇觀的來歷。
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莒南一代風(fēng)調(diào)雨順,物阜民豐,老百姓過著安定殷實的日子。忽一日,望海樓群山中出現(xiàn)了一只猛虎,傷人害畜,為非作歹,攪得十里八鄉(xiāng)雞犬不寧。人們談虎色變,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望海樓山腳下有一村莊,名虎園村。村里住著一位叫化方的老人,他飼養(yǎng)了一匹體型矯健通身潔白如雪的“白龍馬”。這匹馬不但能幫主人耕作,而且頗通人性,老人甚是喜愛。
一天清晨,老人喂草時,發(fā)現(xiàn)白龍馬大汗淋漓,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以后接連幾日都是如此。老人甚是納悶,夜晚便藏匿在馬廄旁,想看個究竟。待到夜半時分,只見白龍馬躍出馬廄,似一道閃電直奔望海樓。老人急忙追趕到山下細看,只見一只白額吊睛猛虎,從山上呼嘯而下,所經(jīng)之處風(fēng)生石飛,樹葉紛紛零落。那白龍馬四蹄騰飛,利箭般迎了上去與猛虎搏斗在一起。白龍馬抖動長鬃,騰躍踢踏,似銀龍飛舞;猛虎怒目相向,前撲后甩,如巨蛇騰空,來回搏斗。一直斗到黎明時分,仍不分勝負,雙方罷戰(zhàn),各回其所。
化方老人以為,白龍馬之所以不能取勝,可能是因為馬鬃太長,搏斗中遮擋了視線。回家后,遂取來剪刀,將馬鬃剪短。豈不知,化方老漢是好心做了個大錯事,此馬乃東海白龍變的神馬,騰飛靠的就是那長長的馬鬃。第二天夜里再戰(zhàn)時,白龍馬威力大減,不幾個回合,便被猛虎活活咬死。化方悲憤之極,舉起手中的扁擔(dān)向老虎沖去。可憐化方老漢哪里是猛虎的對手,頃刻間身首異處,血染山崗。
這一天,恰是王母娘娘的壽誕之日,在瑤池舉行蟠桃宴,群仙歡呼共祝娘娘萬壽無疆。忽然,負責(zé)巡察四方的天蓬元帥慌忙跑了進來,將化方與白龍馬勇斗猛虎的事稟報給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掐指一算,乃知是身邊豢養(yǎng)的一只貍貓下凡作怪。遂請佛祖與觀音菩薩前去降虎。他們二人駕祥云來到了望海樓,但見猛虎似無事一般伏于山澗,遂怒斥道:“孽畜!還不快快前來認罪!”誰知那猛虎下凡已久,獸性難改,大吼一聲,向二人撲去。只見佛祖念動咒語,菩薩輕揮拂塵,不一會,老虎就乖乖地趴在了他們腳下,化為一座青山。
降服猛虎后,佛祖、菩薩心情釋然,舉目遠眺,只見樹木蔥蘢,峰巒疊翠,湖水環(huán)繞,碧波萬頃,不由贊嘆道:“山清水秀,景色明媚,是修身養(yǎng)性的難得去處,日后必將成為一塊名揚四海的佛門圣地?!币虼耍麄兡顒又湔Z,將山體變成他們各自的化身,供后人瞻仰膜拜。
現(xiàn)在,你在山的南面向北看,有一尊形象逼真的臥佛映入眼簾:身長1800余米,頭枕西南,腳朝東北,四肢分明,五官清晰。那渾圓飽滿的額頭,方正赫然,那深邃慈祥的眼睛,神采炯然。獅鼻微翹,笑口常開,神態(tài)安詳,蘊涵玄妙;由山的東側(cè)向西望去,又是一尊長發(fā)飄逸、體態(tài)豐滿莊重、純潔美麗的觀音菩薩,正微笑著面向人間賜福;若再換位觀之,又像一只昂首東南、仰天呼嘯、威風(fēng)凜凜的猛虎,呈伏臥待起狀。
奇妙的天然臥佛,一山三景,成為千古美談,堪稱中華一絕、世界奇觀。四海賓客見之,無不驚異萬分,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