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土著飲食習俗
澳大刊亞土著人是當今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漁獵采集民族之一。土著人的食譜很廣泛,當然,各部落的食物會按當?shù)刭Y源情況而有所不同,但體型較大的動物如鴯鵲和袋鼠等,卻總是各部落人們最喜歡吃的食物。因此,當?shù)厝伺胫苿游锏募夹g也最有特色。
一般說來,澳洲土著居民很少吃生魚、生肉,但他們調制食物的手段簡單,由于沒有陶器和金屬器皿,上著人全然不知田水煮食物的方法。他們時常因陋就簡地把肉和魚放在火上或放在熾熱的石塊、灰燼、熱沙中烤熟。比較考究的方法是用地爐來燜制。人們先把獵物的腹腔打開,掏空內(nèi)臟,塞進熱石塊,然后把整個獵物放入早巳燒得滾燙的土坑里。隨后,就用新鮮樹葉和泥七將坑的頂部封嚴。有時為了產(chǎn)生更多的蒸氣,人們從灶坑的上方往坑晅灌絲水。土著人一般用這種辦法烹制袋鼠,也有的地方的人在捕到袋鼠舌,先把尾巴上的筋,皮抽剝下來,用以縫制衣物或制成拋擲石塊及標槍的細繩,然后把它整個投入燒熱的上坑中。袋鼠被烘熟后,人們把它整個提到坑外開腔破肚,進行分食,若是捕到魚類,人們就把它放到一塊柔軟的長方形樹皮上,包卷起來,用草繩扎住,再把這一整包東西埋在熱沙或灰燼中。再用這種方法制得的食物含有很多水分,味美可口,并且外表很干凈。那張用來包裹坐龜?shù)臉淞?,此時就成了裝食物的盤子了。
飛禽多被連毛投入火中,整個汽烤,或是預先取出內(nèi)臟再烤。因為上著居民認為鳥的內(nèi)臟是一種美味,應該蘋另烤制。較為講究的做法是在獵物的周身涂一層泥巴,再用熱炭將其埋住,待獵物熟后,敲碎泥皮,這樣附在泥皮上的羽毛也跟著一塊脫落,用這種方法燒制出來的鳥肉十分鮮美可口。
澳大利亞上著人用餐時,用貝殼和每殼當碗碟、器皿,用手抓著吃。要在干旱的澳大利亞中部地區(qū)找到水,殊非易事。在這方面,澳大利亞上著人表現(xiàn)出高度的智慧和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