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斑銅工藝品
中國云南銅制工藝品中一種傳統(tǒng)產品。因其表面有離奇、閃耀的結晶斑紋而得名。
斑銅工藝品始創(chuàng)于明末清初。早期民間藝人用云南東川、會澤等銅礦中含銅量高的礦石制成日用器皿。20世紀50年代以后,藝人們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發(fā)展了斑銅工藝品。
云南省有色金屬礦藏豐富,開發(fā)歷史悠久,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據記載,西漢時,堂瑯(今東川市)就以產銅而聞名全國。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民間藝人利用優(yōu)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創(chuàng)制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云南班銅工藝品,世代相傳,長達數百年。
云南斑銅是我國獨有的金屬工藝品,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在我國傳統(tǒng)工藝品中獨具一格,曾有“九龍鼎”在國際“萬國賽會”上獲獎。
云南斑銅工藝品:妙在有斑、貴在渾厚、純樸
云南斑銅工藝品造型優(yōu)美,渾厚穩(wěn)重,典雅大方,外觀呈現(xiàn)天然斑銅礦石的瑰麗色彩,紅中透斑,金黃交錯,富于變化,風格獨特,惹人喜愛。云南斑銅制品分為“生斑”和“熟斑”兩種。
生斑:即采取天然銅礦石加工而成,斑礦罕得,原料不易,產品甚少,被稱之為稀世珍品;將銅礦附生礦中含有其他金屬雜質結晶的自然銅熔化后,經手工鍛打成片、燒斑(金相再結晶)、組合、焊接等工藝制作而成。制品薄而輕,有焊口,斑紋花型較小,多呈黃色。
熟斑:通過獨特的冶煉熔鑄加工而成,工藝雖復雜,但不愁原料,產品較為豐富。在熔化的純銅中加入適當比例的其他金屬,掌握火候,及時澆鑄成型,再經打磨、著色而成。制品較厚重,無焊口,斑紋花型較大,多呈紅色,其中櫻桃紅為最佳。斑銅的品種大多為欣賞與實用相結合的煙具、瓶、罐、香爐以及部分仿古器皿等。
斑銅工藝,無論“生斑”還是“熟斑”,自問世之時起,就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優(yōu)美的神韻使人傾倒。
在斑銅工藝中,從生活取材珍禽異獸、花卉山水、花瓶香爐,無不富麗典雅;從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的仙瓊玉閣、仙翁玉女、歷史名人,無不神彩飛揚;仿古銅、青銅制作的古代酒爵、虎牛案,無不古色古香,惟妙惟肖,斑銅工藝,以其獨特的風姿,蜚聲海內外,備受國內外旅游者喜愛。
在舊中國,云南斑銅工藝品的生產歷經艱難曲折,到解放前夕,已瀕于失傳的境地。
新中國建立后,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下,古老的斑銅工藝品重新煥發(fā)出光彩,生產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多年來,老藝人同美術工作者同心協(xié)力,不斷創(chuàng)新,使藝術性與實用性逐步結合,制作出豐富多彩的斑銅工藝品。新題材、新造型層出不窮,特別富于云南省地方特色,為人賞識。既有古香古色的傳統(tǒng)、仿古產品,又有從云南各族人民生活和民間工藝美術中中吸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出形象生動活潑的新產品。
妙在有斑、貴在渾厚、純樸,是人們對云南斑銅工藝品的贊語,也是對其特點恰如其份的評述。斑銅工藝品沉實穩(wěn)重、典雅富麗、熠熠生輝的藝術效果,給人帶來美好的藝術享受,令人愛不釋手。
一直以來,斑銅工藝品在云南文化的花園地里占有一席地位,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多年來,斑銅工藝品作為出口商品和旅游紀念品,日益為外國朋友所了解,銷路逐步擴大。與此同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云南廳里,云南斑銅作為主要陳列品也展示了它雋永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