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字的來歷及起源,胡氏的由來和姓胡的歷史人物
百家姓胡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胡字的來歷及起源,胡氏的由來和姓胡的歷史人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胡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胡字的來歷及起源
1、出自「媯」姓,以人名為氏
。據(jù)《元和姓纂》所載,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滿受封于陳國(河南淮陽)后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為氏。
2、出自「歸」姓。
以國名為氏。周代有異姓諸侯「胡」國,在安徽阜陽縣。被楚國所滅。其國人有的以「胡」為氏。
3、為鮮卑族復姓所改
。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姓「胡骨氏」(為魏獻帝之兄的姓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胡」氏。
4、據(jù)《周書.李遠傳》所載,敕勒有胡姓。
(二)胡姓的祖先是誰
遠古時代,舜當天子之前,堯?qū)⑵鋬膳藿o舜,讓其居于媯河邊,從此舜的后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后,將自己的長女嫁與舜帝的后代媯滿為妻,封于陳,建立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媯滿在陳地建國為陳。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多年。媯滿死后,謚號為陳胡公,故又稱胡公滿。其子孫有以其謚號為姓者,稱為胡姓。
陳胡公亦被后人尊為胡姓的得姓始祖。
(三)胡姓的遷移分布情況如何?
宋朝時期(960—1279年),胡姓大約有98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27%,排在大姓的第十三位。胡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胡姓總人口的29%,占江西總人口的3.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江蘇、浙江,這四省胡姓大約占全國胡姓總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安徽、河南、陜西、四川、山西,這五省的胡姓又集中了23%。全國形成了以長江三角洲和川湘為中心的兩大塊胡姓聚集地。兩廣地區(qū)是當時胡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區(qū)。
明朝時期(1368—1644年),胡姓大約有14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58%,為明朝第十三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胡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600年中胡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50%,凈增加了49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22.7%)、浙江(20%)、安徽(13.3%)三省,這三省胡姓大約占胡姓總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北(7.5%)、江蘇(6.3%)、湖南(5.4%)、山東(4.2%)、四川(4%),這五省的胡姓又集中了27%。江西仍為胡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總人口的2.5%。宋、元、明期間600余年,胡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qū)遷移。全國胡姓人口聚集地區(qū)重心由西向東漂移,東南地區(qū)的胡姓有了穩(wěn)健的發(fā)展,贛浙皖地區(qū)是胡姓的密集區(qū)。
《中國姓氏·群體遺傳與人口分布》:當代胡姓的人口已達到1572萬,為全國第十三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31%。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胡姓人口由147萬激增到1572萬,增長了近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胡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胡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北、江西三省,大約占胡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山東、湖南、貴州,這五省又集中了23%。四川為當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總人口的12.7%,占省總人口的1.7%。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江西(4%)和湖北(3%)。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布局。形成了贛鄂皖和四川兩個胡姓高聚集區(qū)域。在600年期間,胡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西部的回遷十分強勁,大于由北向南的遷移力度。
胡姓人口單位面積內(nèi)密度最高的地區(qū)是在沿長江流域的省份,每平方公里的胡姓人口達到3.3人以上,特別在贛鄂皖三省交會地區(qū)和四川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的胡姓人口在5.5人以上。胡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3.3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qū)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6.9%,胡姓人口大約709萬;1.1—3.3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38.5%,胡姓人口大約723萬;不足3.3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44.6%,胡姓人口大約142萬。
胡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胡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長江流域的云川貴鄂湘贛皖浙八省大部、福建北部、廣西西部、寧夏銀川地區(qū)、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地區(qū),胡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35%以上,其中贛北、湘貴交界地,這一比例在2.25%以上,最高可達3%以上,這部分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8%;在兩廣閩臺大部、青海湖以東的其他北方地區(qū),胡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45%—1.35%,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41.7%;在青海湖以西的地區(qū)、海南、廣東的雷州半島、內(nèi)蒙古東北、黑龍江東北,此比例在0.45%以下,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8.5%。
(四)胡姓郡望在什么地方?胡姓郡望堂號是什么?
郡望
1、安定郡
: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安定臨涇(今甘肅省鎮(zhèn)原縣)胡氏,為鎮(zhèn)原縣著族,也是全國胡氏發(fā)源地。南北朝時期,三百余年內(nèi),出了皇太后及皇后四人,皇妃及貴人二人,封王八人,三公九卿十三人,大將軍八人,刺史及太守九人。其顯赫前所未有,使安定臨涇胡氏家族在我國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胡氏也因此而郡望安定。胡氏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漢。郡治先在高平(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后徙臨涇(今甘肅鎮(zhèn)原縣東南);再徙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唐初稱安定為涇州(今涇川縣)。后來成了胡氏的堂號,可見安定在胡氏歷史上的地位。此堂始祖源于胡遵。胡遵,三國魏國大將,安定人。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奮,他在晉武帝時屢立戰(zhàn)功,官至尚書仆射、鎮(zhèn)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女兒胡芳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貴嬪,從此成為外戚,權勢更加顯赫。南北朝時期,胡奮后裔胡國珍之女胡仙真(即胡充華)成為北魏皇太后,胡姓步入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從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臨涇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者多達十余人,還出了兩位皇太后、皇后,盛極一時。
2、新蔡郡
:原為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為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為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為蔡州。
3、洛陽郡
: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
4、義陽郡
:三國時期曹魏國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棗陽縣東南。
5、廬陵郡
: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qū)。
6、弋陽郡
:隋置弋陽郡,武德三年改為光州,郡治在今河南省潢川縣。
7、定城郡
:郡治在今河南省信陽市。
堂號
胡姓堂號很多,有頤養(yǎng)、光裕、忠義、慶馀、安定等。其中最受人欽敬的是“安定堂”。
1、安定堂
:以望立堂,源出安定郡。系紀念北宋初學者、教育家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官至太常博士。與孫復、石介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并稱“宋初三先生”。他的“明體達用”學說,開宋代理學之先聲。因他世居陜西路安定堡,人稱“安定先生”。胡姓后人遂以“安定”為堂號。
2、新蔡堂
:以望立堂,亦稱蔡州堂。
3、洛陽堂
:以望立堂。
(五)姓胡的歷史人物
1、胡安國:
(1074~1138)字康侯,建寧崇安人,宋經(jīng)學家。官至中書舍人兼侍講。王安石廢棄春秋,安國以為其乃先圣傳心之要典,故仍潛心研究二十年。謚文定。著有春秋傳、資治通鑒舉要補遺等。
2、胡子豹
:春秋胡國國君。
3、胡衍
:戰(zhàn)國時期名士。
4、胡廣
:(91—172)字伯始。南郡華容(今湖北監(jiān)利)人,東漢重臣。古華容(今湖北監(jiān)利)學者。
5、胡瑗
:(993—1059)字翼之,北宋理學家、思想家及教育家。
6、胡適
:(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中國現(xiàn)代學者、思想家及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曾獲英美各大學致贈名譽博士學位三十五種。任北京大學教授時,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文學改革。曾任中國公學校長、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及校長、駐美大使、國大代表、中央研究院院長。著有中國古代哲學史、章實齋年譜、先秦名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丁文江的傳記等數(shù)十種,另輯成胡適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