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
姬路城是日本17世紀的代表性建筑。和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凡爾賽宮、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被稱為時代的象征。1993年12月,姬路城正式被登記為世界遺產。這里是日本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從完成到現(xiàn)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經歷了許多戰(zhàn)爭,但都幸運的躲過了災難,沒有遭到破壞。天守閣、箭塔和門等等都非常好的保存了下來。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庫縣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該市主體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墻和蜿蜒屋檐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白鷺,因而也被稱為白鷺城,是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時代劇和電影也在這里進行拍攝,或以姬路城作為已不復存在的江戶城的象征。
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現(xiàn)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紀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組成,它擁有高度發(fā)達的防御系統(tǒng)和精巧的防護裝置。姬路城是17世紀早期建筑保存最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這個時代的防御建筑技術則達到頂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樓的8座建筑被視為國寶,其余74座建筑被確認為國家的重要文化財產。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圍工事在給世人展示了偉大遺產的同時,又體現(xiàn)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戰(zhàn)略防御技能。
日本的城堡因其所處的地形而被分為“山城”、“平城”和“平山城”三類。“山城”指的是利用山地的起伏而建造的城堡,“平城”是指建造在平地上的城堡,而“平山城”則是利用山地及其周邊平地建造的城樓,姬路城就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平山城”。先后有13個貴族家族做過這座城池的主人,歷時530年。
姬路在日語中指蠶繭,這里因所處的姬山、鷺山兩座山崗酷似蠶繭而得名。姬路城最早建于1346年,屬于古代播磨國,建城者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赤松貞笵,當時的姬路只是現(xiàn)存規(guī)模中很小一部分。1577年,陰謀家宇喜多直家奪取姬路,此人先后侍奉過兩位主家,數(shù)十年未經一戰(zhàn),全憑聯(lián)姻和暗殺獲取地盤。1579年,搖擺不定的宇喜多直家成為織田信長的擁躉,并在臨終前將兒子托付給信長的家臣羽柴秀吉(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這位后來赫赫有名的風云人物成為姬路城的新任城主。秀吉是戰(zhàn)國時代典型的草根英雄,出身低微,其貌不揚(外號猴子),卻善于捕捉時機,野心勃勃,他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入侍織田信長,很快嶄露頭角。
小小的姬路并不能滿足秀吉這位野心家的遠大抱負,為了使這里成為織田家進攻毛利氏的據點,他在城中修筑了一座3層的天守閣?!疤焓亻w”是指建在城堡中心規(guī)模最大的樓,包括箭樓、望樓,戰(zhàn)時是城主的司令塔、最終死守的地方,平時則是領主的權勢象征。這個戰(zhàn)略據點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1582年6月2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在支持秀吉出兵毛利氏途中發(fā)動兵變,攻占京都,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信長焚寺后切腹自盡,史稱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在事變之后,立刻派密使向毛利氏報告,密使卻被秀吉抓獲。此時,秀吉軍27000人正圍攻高松城的幾千人,戰(zhàn)斗已經進入膠著狀態(tài),秀吉知道此事后大吃一驚,卻沒有驚慌。他秘密殺掉密使,逼迫高松城城主清水宗治切腹,以換取城中士兵性命。
秀吉在親自觀看了切腹儀式之后,于5日清晨,從高松城撤退,雖然他暗地心急如焚,表面卻有條不紊,白天大張旗鼓慢慢行軍。到了晚上便毫不休息,急速向京都進發(fā)。秀吉的軍隊在滂陀大雨中,夜以繼日強行軍,疾馳了100多公里,在7日傍晚抵達自己的居城──姬路城。據說他一回到姬路城,就立刻跳進澡池里泡熱水澡,在澡池里面,發(fā)布出兵部署。羽柴秀吉命令將城中所有的金錢與兵糧分發(fā)給將士,傾其所有,破釜沉舟,他知道與明智光秀的一戰(zhàn)將是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姬路城,這座當時還算不得雄偉的城堡見證了羽柴秀吉勢力崛起,和日本戰(zhàn)國戰(zhàn)略態(tài)勢的一次巨大轉變。秀吉以姫路城為最后補給點,在5日內“強行軍”約200公里到達山崎,與明智軍展開決戰(zhàn),行動之迅速令明智軍大為震驚。此一役,秀吉收復了織田信長的舊部,以36000兵力大敗明智軍的18200人。之后,秀吉扶持織田信長幼子掌權,自己成為事實上霸主。與其他大名順勢奪利相比,秀吉在本能寺之變中的反應可謂驚人,他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戰(zhàn)機,成為日本戰(zhàn)國歷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梟雄。
秀吉后來修建了新的居城大坂,作為其統(tǒng)一日本的根據地,姫路城則由秀長管理。大阪城的修筑讓秀吉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筑城高手——加藤清正。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的家臣,生于1562年,母親跟豐臣秀吉的生母是堂(表)姐妹關系,九歲起便在秀吉身邊當家僮,立下許多戰(zhàn)功。這位猛將一生對豐臣秀吉忠心耿耿,秀吉死后,他一直扶助秀吉的遺孤。
加藤清正最杰出的作品并不是大阪城,而是他自己的城池,號稱令“武士(不戰(zhàn))折返”的熊本城。清正流筑城術的奧秘在于高出平常城近一倍的高石垣,堪稱日本筑城一絕,但可惜清正一生都不肯傳授此法,還曾將筑城現(xiàn)場用幕簾封住,所有石匠都得簽署一份秘密“合約”,聲明保密。熊本城是由黑白兩色調和的“千鳥山形墻”和彎曲有致的“唐山形墻”混合而成的桃山建筑,被稱為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名城。在后來的西南內戰(zhàn)中,近3萬人將熊本城團團圍住50多天,久攻不下無奈只得撤退,熊本的堅固可見一斑。
姬路城歷史
1333年(元和3年)赤松則村在姬山上建下了稱名寺,并開始在姬山上建造城堡。
1346年(正平元年)赤松貞范筑造姬路城。
1441年(嘉吉元年)嘉吉之亂爆發(fā),赤松氏沒落,山名氏占領了姬路城。
1467年(應仁元年)在應仁之亂中,赤松氏重新奪回姬路城。赤松氏家臣小寺氏入城。
1545年(天文11年)原城代小寺則職接任家督移往主城御著城,姬路城城代為黑田重隆,后由黑田重隆?職隆父子于1555年~1561年間把原居館規(guī)模的姬路城發(fā)展為中世城郭的規(guī)模。
1567年(永祿10年)職隆之子黑田孝高擔任城代。
1568年(永祿11年)青山?土器山之戰(zhàn)中,赤松政秀發(fā)兵軍3000人對黑田軍(職隆?孝高父子)約300人,在劣勢中固守姫路城將赤松軍擊退。
1573年(天正元年)黑田孝高(官兵衛(wèi)?如水)一直擔任城代職務。
1576年(天正4年)織田信長命羽柴秀吉作為先鋒(名義上的總大將為信忠),往中國地方征討毛利氏,并開始攻擊播磨,小寺氏站在毛利一方,其家臣黑田孝高卻叛至織田一方,并于1580年獻城。
1580年(天正8年)豐臣秀吉于攻打毛利家之際占領姬路城,并由家臣黑田孝高(黑田官兵衛(wèi))筑起三層的天守閣。山崎之戰(zhàn)后分別由豐臣秀長及木下家定擔任城主。
1600年(慶長5年)池田輝政因關原之戰(zhàn)的戰(zhàn)功,獲得播磨一國52萬石,并于1601年起花費八年動用民夫4、5千萬人次,修筑播磨的主支城,姬路的城郭(除西丸)于此時完成。
1617年(元和3年)池田輝政轉封至鳥取城,由伊勢桑名藩的本多忠政入城,控制此重要關卡。
1618年(元和4年) 構筑西之丸,城的全貌大致完成。
1749年(寬延2年)酒井氏的上野前橋入城。
1882年(明治15年) 備前丸因失火被毀。
1910年(明治43年) 明治大修理展開,耗了9萬圓以修理天守閣。
1919年(大正8年) 陸軍省修理西之丸。其后,第十連隊轉移往岡山。
1928年(昭和3年) 指定為歷史遺跡,由文部省管理(實際管理者為姬路市)。
1931年(昭和6年) 天守閣被指定為“國寶”。后來,渡櫓等亦被指定為國寶。
1934年(昭和9年) “昭和大修理”開始。
1944年(昭和19年)太平洋戰(zhàn)爭戰(zhàn)局惡化,修理中斷。
1945年(昭和20年)7月3日姬路大空襲,城內中彈。在姬路本城遺址的中學校舍雖被燒毀,但城的本體卻奇跡地免祝融之禍。
1950年(昭和25年)大修理。
1955年(昭和30年)天守閣以外的修理完結。
1956年-1964年(昭和31-39年) 天守閣大維修。
1993年(平成5年)被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遺產。
2009年(平成21年)10月,開始了正式命名為“國寶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維修工程。該工程主要著重在外觀的整修與內部耐震結構的加強,期間以臨時搭建的鷹架屋將整個大天守包覆,雖然在整修期間游客并無法進入大天守內參觀,但相關單位特別規(guī)劃了維修工程的參訪行程,讓游客搭乘鷹架屋內的臨時電梯登頂,近距離觀賞大天守的外觀。
2015年(平成27年)三月,國寶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完成。
姬路城的建筑呈三重螺旋形排布,由中心部分的大天守閣(高46.4公尺)、三座小天守閣(東小天守閣、西小天守閣、乾小天守閣)共83座建筑群的連接而成,設計復雜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