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的禪詩《插秧歌》
禪詩,顧名思義,是指與念佛、參禪相關(guān)的詩。其特色在于富含哲理和智慧,具有深刻的辨證思維。如六祖惠能的《無相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就是一首杰出的禪詩。除此之外,古代寒山、拾得、王維、蘇軾,近代趙樸初大居士、啟功大師、明旸法師、真禪法師等,都是寫禪詩的圣手。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插秧歌》,便是禪詩中的一首杰出代表作。它出自于五代時期的僧人契此所作,是契此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說到契此,可能大家都很陌生。但他的另一個稱呼“布袋和尚”,就家喻戶曉了。而契此得此稱呼,主要是因為他常背著一布袋出游四方。《插秧歌》這首禪詩,便是布袋和尚出游四方期間所作。
關(guān)于布袋和尚的這首《插秧歌》,相傳還有一個故事。
據(jù)說當(dāng)時有趙、錢、孫、李四家同時請他幫忙插秧,他全都答應(yīng)了。到了晚上,四家均來請他吃飯,他也全都答應(yīng)了。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他身具神通,既可分身插秧,也可分身赴席。其中就有人問他插秧的感想,他隨口吟出一詩,正是這首《插秧歌》。至于布袋和尚為何身具神通,是因為世傳他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的化身。
《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后退原來是向前。
首先,詩的第一句“手捏青苗種福田”,它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寫的農(nóng)夫插秧的動作,這點如果有在農(nóng)村插秧的經(jīng)歷,相信更有體會。
然后,詩的第二句“低頭便見水中天”,也是對插秧的動作描寫。我們都知道插秧的時候,需要彎腰低頭,自然也就能夠見到田中水所倒映的天空。對于一般人來說,或許只能想到彎腰低頭的勞累。
不過在布袋和尚的眼中,插秧的一舉一動卻蘊含著做人的至理。即心中排除一切雜念,只顧低下頭躬身做事,雖然看起來既卑微又辛苦,但是卻可以看見水中倒映的藍(lán)天,原來低頭正是審視內(nèi)心的大好機會。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低頭行事,但它并不意味著放棄、逃避、失敗,就如詩中所說,它還可以是我們審視內(nèi)心,然后調(diào)整方向,奮發(fā)向上的大好機會。
“六根清凈方為道”,即只有我們的身心不再為外界的物欲所困擾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正如《金剛經(jīng)》中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靜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么它和插秧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其實就是說在佛家人的眼中,六根清凈后,坐臥是道,插秧也是道,處處皆可道。
當(dāng)然,對于我們俗人來說,肯定做不到六根清凈,自然也不能做到處處是道。但是我們卻可以從其中學(xué)到一個有用的至理,即從整體上、本質(zhì)上完整地去認(rèn)識事物,也就是所謂的辯證思維。當(dāng)有了辯證思維后,看問題的眼光就能更全面。如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后退原來是向前”,就是布袋和尚辯證思維的集中體現(xiàn)。
“后退原來是向前”,即在田中插秧,看起來是邊插邊后退,但正因為是這種后退的方式,才能讓人把秧田全部插好,因此退步就是前進(jìn)。而為人處事也就像這插田,看似在退步,實則是取得了進(jìn)展。這也就是俗話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但需要謹(jǐn)記的是,退讓是大氣,不是懦弱,你內(nèi)心的原則還是要堅守的,不能為了利益就輕易出賣自己的良心。
縱觀布袋和尚的這首詩,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4句,且語言也比較淺白平易,但是不要忘了它富含人生至理,飽蘊禪機,可謂勝過你讀過的所有雞湯,值得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