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舉行齋醮法會,為什么要揚幡?
在舉行齋醮法會之際,都必須立幡揚威,攝召萬靈。
但因設(shè)置法會的目的、對象的差異,不同的科儀要設(shè)置不同的靈幡。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載明代道教祭禮儀典使用的仙仗有:肅清黃道之旆,昭告萬靈之幡,震攝百魔之紱,九皇萬齡之縷,三清神霓之旌,太微命靈之麾,太清極玄之幢,五靈絳霄之節(jié),九天伏魔如意,九霄云翰之扇,郁羅慶云之扇,神飚飛霞之蓋,破暗燭明之燈,丹霄神焰之燈,天衢郁霄之燈,丹鳳呈祥之輦,神龍捧圣之輅。
以上仙仗各備一對,用朱竿、寶蓋、珠網(wǎng)、綿帛、繒彩制作。
齋醮之時,仙仗整肅,列于外壇四面,醮壇法師每朝奏步虛旋行之際,則道童各執(zhí)仙仗,和華夏吟隨班旋繞皇壇之上。
非登壇朝奏不用,就列于壇場之四面架下,散壇設(shè)醮隨錢馬焚化。
以上諸儀仗,以靈幡的名目最多。
在舉行齋醮之際,要預(yù)期設(shè)置靈幡。
立幡時要舉行儀式,科儀中有專門的揚幡儀。
寧全真指出,在齋壇附近空隙地立長竿,建告盟寶幡,普告萬靈。
作為建齋的期信,使顯幽共睹,鬼神遙瞻。
法師當澄心靜慮,精誠通靈,存想法壇化為仙境,自己之元氣與天尊之真神合和,即登圣域。
《靈寶玉鑒》卷四曰:“凡立幡蓋,當凝神,存此方如大海水府,銀波湛天,了無翳礙,化所立之幡,為絳節(jié)霓旌芝幢寶蓋,日月星光煥明其上,祥風鼓舞,影泛金蓮,梵氣彌羅,勢崇樓閣。次存自己元宮一氣,混接內(nèi)外,玄同天寶,乘百寶光,引照十方,普濟諸有,天真大圣、三十二天上圣高尊俱來慶會,此乃崇德建功招真召靈之實效也?!?/p>
換而言之,即通過法師變神存真、與道合一的宗教體驗,使其整個道場莊嚴神圣化。至于具體的操作,則應(yīng)因需而言。
如祈禳、開度齋,按照儀軌次第。
即在法壇中心內(nèi)層懸掛三天幡,中層懸掛九天幡,外層懸掛三十二天幡。
共計四十四種靈幡,位置中壇,順行懸掛,令周遍三層。
又在中壇周圍布置告盟幡、回耀幡、遷神幡、命靈幡、超度幡五種,九獄幡九種,三涂五苦幡二十四種,九卮燈幡十種,召魂幡、煉度幡十五種,共計六十四種幡。
以上內(nèi)壇、外壇共立靈幡一百零八種。
以上所言為宋代幾種齋壇所設(shè)靈幡的儀軌。當代道教齋醮的建幡,多用于招撫孤魂。祈福納祥,或象征朝拜玉皇、天帝的天梯,并根據(jù)建日數(shù)設(shè)幡,如三朝即設(shè)三幡。
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