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月初二龍?zhí)ь^習俗
農(nóng)歷二月初二,傳說經(jīng)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春雷驚醒,沉睡中抬頭而起,故稱“龍?zhí)ь^”,而到了“龍?zhí)ь^”也才算真正過完了春節(jié)。民諺說:“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比藗兤硗?zhí)ь^興云作雨、滋潤萬物。這一天的民俗全部圍繞“龍”展開,天津人講究剪頭發(fā)抬龍頭、吃燜子煎龍鱗。
唐宋已有“二月二”
根據(jù)現(xiàn)存的文獻記載,在唐宋年間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在二月初二進行一些民俗活動。當時民間的民俗活動多以踏青、郊游等為主。出了正月,春天馬上就要來了,民俗活動也是為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美好祝愿。
到了宋代,根據(jù)記載,二月初二被命名為“挑菜節(jié)”“踏青節(jié)”,在北方逐漸形成拉野菜等習俗,南方則是行祭祀之禮,燒紙錢放鞭炮等習俗。
元代之后,在北方一些地方志的記載中,這天被改名為“龍頭節(jié)”。取名“龍頭”二字來源于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在農(nóng)業(yè)社會中,龍是主風雨的神仙,民間希望在春天到來之時,以龍這種形象來期盼新一年的風調(diào)雨順?!褒堫^節(jié)”在民間也逐漸被改成更具形象意義的“龍?zhí)ь^”。取龍?zhí)ь^之意,希望龍從冬天蘇醒,把恩澤雨露降于大地。
那么,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民俗專家解釋說,這和我們民俗中喜歡雙數(shù)有關(guān)。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天津“媽媽例兒”不少
對于“二月二”,天津的民俗活動有:“引龍回,進家宅;祛百病,敲炕沿;吃燜子,炒合菜;剃龍頭,福氣來;忌針線,挺泰嗐;合家歡樂慶新春,接回出閣的姑奶奶?!?/p>
引龍回
關(guān)于天津在二月二的民俗活動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的《天津衛(wèi)志》中?!短旖蛐l(wèi)志》中記述,每當農(nóng)歷二月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引龍”。所謂引龍就是以河邊或者水井旁邊為起點,用谷糠撒在行進的路上,一直撒到家門口。這么做就是希望能夠把龍一路引回家,讓龍能庇佑一家人風調(diào)雨順。
畫“糧倉”
天津農(nóng)村還流傳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舊時,農(nóng)民在“二月二”早晨,好在打谷場或院子里用谷糠畫“糧倉”,先畫出尖尖的倉頂,再畫個鼓鼓的倉肚,然后畫倉門,在倉門外再畫個梯子形狀,畫好后抓些五谷雜糧放在“糧倉”里,然后在上邊蓋上木板或席子,以防雞、鳥覓食,祈求新的一年里龍王保佑,五谷豐登,糧倉滿囤。
齊呼龍?zhí)ь^
在大沽口海邊的漁民,到了二月初二,不分男女老少,都集中在大沽白龍廟,舉辦白龍會。身強力壯的漁民們在鼓樂及喝彩聲中,把一條幾丈長的白色巨龍耍起來,然后男女老少齊喊“龍?zhí)ь^”,相傳這時渤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小白龍便抬起龍頭和他想念的鄉(xiāng)親們見上一面。
接“姑奶奶”
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以上風俗,雖蘊含美好祝愿,但或多或少夾雜迷信成分,隨著時代變遷,至今已少人沿襲,而在此日理發(fā)的習俗卻流傳至今。
剃龍頭
二月二“龍?zhí)ь^”,這是天津人剃頭的日子,因舊俗中有一說:“正月不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勸人在春節(jié)前把個人衛(wèi)生做好,不要等到正月。 而且過去剃頭的師傅許多是寶坁人,一年忙到頭,得趕回老家過大年。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借龍?zhí)ь^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因此,每逢二月初二這一天,家家理發(fā)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天津人講究吃燜子
除了剃頭剪發(fā),二月初二還是一個美食節(jié)令,全國各地民俗吃食多帶個“龍”字,比如吃餃子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面條叫食“龍須”,吃油糕叫吃“龍膽”,吃餛飩叫吃“龍眼”,吃燒餅叫“吃龍舌頭”,吃饅頭叫“吃龍蛋”等。吃煎燜子的習俗尤其在咱天津流行,寓意“煎龍麟”。
“吃龍鱗”實際上是和“引龍”連在一起的?!巴ㄟ^‘引龍’,老百姓覺得已經(jīng)把龍引回家,而‘吃龍鱗’意義就是引回家的龍現(xiàn)身了,吃掉它身上掉下的龍鱗,也是取希望得到龍身上的福瑞之意?!?/p>
天津的燜子要用極細的綠豆淀粉調(diào)水熬熟呈流質(zhì)狀經(jīng)冷卻而成。將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傳說中的“龍鱗”。
煎燜子要用平底鍋,少加些油,慢火煎到雙面微現(xiàn)焦黃。拌燜子的調(diào)料,用麻醬、醋、鹽加適量的水攪好,再放入些蒜泥即可。
人們吃煎燜子配以烙大餅、薄餅,再炒一盤雞蛋,一盤青菜、綠豆芽菜、菠菜或俏上香干,一同品嘗,既爽口又清香,“二月二”過得有滋有味兒。這天,人們還用美食來祭祀龍王,祈求龍王賜福,保佑一年風調(diào)雨順。
民俗專家說,燜子有涼粉一樣的“涼性”。將近早春,人體里陽氣萌動,又時有春寒,燜子煎熱了吃,涼熱兼顧,跟節(jié)令配合非常得當,盡現(xiàn)中國飲食的養(yǎng)生之功。
天津人認為龍是雨水之神,呼風喚雨、行云布雨、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但是龍對自己掌管的事并非都做得好,有時人們需要雨水時不下雨,該晴天時不晴,旱時井干泉涸,澇時江河濫溢。這時就需要祈禱和祭祀,由此形成了祈禱龍神的種種習俗。
天津農(nóng)村有向龍求雨的習俗,一條長板作為龍身,上面粘上貝殼作為龍鱗,小孩們扛著長板上街游行,口中喊唱著“大雨下到開洼地,小雨下到菜畦里”,“老天爺,別下雨,收了麥子都給你”,“麥子麥子焦黃,起動起動龍王”,“大下小下,初一到十八,家家小孩求雨啦”,“老天爺,別下啦,嘩啦嘩啦下大啦”等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