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彩色土豆 國寶級特產(chǎn)
秘魯土豆最早是由居住在喀喀湖地區(qū)的印第安人,在前印加帝國時期用野生土豆改良而來的,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聰明的印第安人把這種土豆與當?shù)氐钠渌吧参镫s交,結(jié)果種出了不同顏色的“怪”土豆。這些土豆有白色、紅色、藍色、紫色,還有帶斑點的粉紅色……而且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長條形,葫蘆形、元寶形,還有猴頭形、拐棍形等等。秘魯人稱其為“土生九土豆,九土豆各不同”。
秘魯人對土豆的愛算得上是“刻骨銘心”。他們的祖先印加人認為土豆有魔力,不但種土豆、吃土豆,還用洗干凈的生土豆擦頭,據(jù)說可以緩解頭痛;還有人把土豆敷在斷骨上治療骨折。出遠門的人更是隨身帶上好幾個土豆,不光當干糧,還是護身符——他們相信土豆的神奇可以讓他們免受風(fēng)濕之苦。
秘魯有多少種土豆?誰也說不清。3000種應(yīng)該沒有問題。當?shù)厝朔N土豆不像荷蘭人或美國人那樣,在一塊田里只種一種,而是各色土豆混種。收獲的時候,自然也五彩繽紛,別有一番韻致。
秘魯印第安人儲存土豆的方法也頗有些特別,他們大多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然后放一層土豆蓋一層土,一直堆得很高很高,宛如一座座土豆山。
秘魯人生性熱情,從吃土豆大餐上就能看出來。秘魯最出名的一道菜叫“巴恰曼卡”,土語里的意思就是“大地上的鍋”。這道菜的做法,果然是名副其實。首先要在地上挖個大坑,鋪上卵石燒熱,再放上土豆、肉和調(diào)料,蓋上樹葉、覆上泥土。大約過上兩三個小時,這道以大地為鍋、帶著泥土氣息的大餐就制成了。再配上兩瓶自己釀制的傳統(tǒng)名酒奇恰酒,那味道真是美不勝言。難怪一些秘魯小伙常說:“寧看土豆,不瞧美女?!?/p>
早在1971年,“國際土豆中心”就在秘魯成立了,還設(shè)有一個土豆基因庫,向世界各國努力推廣秘魯土豆。他們認為,秘魯土豆耐寒耐旱,最適合推廣到各國貧困山區(qū),幫窮人脫貧致富?,F(xiàn)在,這個中心的分支已擴展到十多個國家,中國也是其中之一。不過秘魯人慷慨也有個度,要技術(shù)可以,但“土豆之鄉(xiāng)”的名分卻不能讓出去。前些年,鄰國智利就為爭當土豆的原產(chǎn)地,和秘魯鬧得不可開交。秘魯外交部長在公共場合大聲疾呼,要為“土豆之鄉(xiāng)”正名。兩國的土豆官司一打就打到聯(lián)合國,結(jié)果還是沒有頭緒。直到2006年,美國科學(xué)家通過對土豆的DNA分析發(fā)現(xiàn),所有土豆都可追溯到7000年前一種秘魯野生土豆,從而算是為秘魯正名了。秘魯人生怕煮熟的土豆飛走,干脆把這種“土豆始祖”作為特產(chǎn)申請了專利。
土豆雖給秘魯人帶來無限風(fēng)光,近來卻也添了些煩惱。秘魯?shù)目觳偷戡F(xiàn)在越來越喜歡進口“洋土豆”,理由是本地土豆形狀、個頭參差不齊,用薯條機、薯片機加工起來遠不如洋土豆方便。秘魯有60萬人靠種土豆為生,一旦本國土豆垮了,他們的生活將難以為繼。不過好在從2005年起,秘魯***已經(jīng)在為本地土豆添彩打氣,還通過立法和設(shè)立“全國土豆日”,鞏固了土豆的“神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