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事中如何讓神明知道所求之事?上表告知神
道教法事中如何讓神明知道所求之事?常到廟觀中的信眾或游客一定會發(fā)現(xiàn),道長們每每在做完科儀法事前都要焚化一個四四方方的紙筒,里面還好像裝了一張寫滿了字的紙,紙筒焚化后,香煙繚繞,焰燼冉起,仿佛徑達九霄之上。
實際上,這個過程,也就是道教法事科儀中常見的上表。
介紹上表,也稱為進表、打表等,那個四四方方的紙筒叫做表筒,里面寫滿字的紙就是道教疏文,又稱文疏。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上表就是道長們憑內(nèi)修外煉等將信眾所祈求之事稟告給上天,而表筒就仿佛是公文袋,那張文疏也就是公文。
拿上表所用文疏來說,不同事由、不同宮闕、不同神靈寫法都不一樣,主要分表文、疏文、符文、官文等格式,通常都在道教法事科儀中隨金箔焚化呈給神明,以示恭敬。
據(jù)傳,上表最早起源于東漢正一盟威道時期,但目前上表科儀大致從明代沿襲下來,有悠久的傳承歷史,道樂優(yōu)美,罡步精湛,節(jié)奏跌宕起伏,因此,除卻道教信仰層面還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依靠道教法事科儀中上表途徑來祈求神靈解決,不少人對此都有種誤解,認為自己出了香火錢,請道長們做場科儀上個表解下厄便能萬事大吉,以俗世中所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來妄圖與神靈交易,這是極不正確的想法,若真能如此,那豈不天下大亂?
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經(jīng)》中開示眾生:天道無親,唯與善人。當(dāng)我們向神明申文奏表之后,更需要時刻審視自己言行,結(jié)交善緣、多行善事,一者答謝神恩,二者積累福報。須知,大凡災(zāi)厄降臨,多半皆與自身德行虧損有關(guān),所以,僅向神明表達祈福解災(zāi)的愿望,而不愿身體力行積功累德,就算能解當(dāng)下之急,過段時間仍會重蹈覆轍,也正如《太上感應(yīng)篇》中所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