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來、計算方法和習(xí)俗
三伏天,俗稱伏天兒。
進入伏天,說明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來了。
伏天,雖然不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面的,但也是中國傳統(tǒng)歲時節(jié)令重要的一個階段。
和二十四節(jié)氣一樣,三伏天的由來、寓意、計算方法、習(xí)俗等,都體現(xiàn)了先祖的智慧,是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三伏天的成因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fā)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起源于春秋時期的秦國,最早的記載是在《史記?秦紀六》中:“秦德公二年初伏?!?/p>
秦德公是秦憲公之子,秦武公之弟。秦武公二十年(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后,群臣未立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為君,而是擁立秦德公為君。
秦德公繼位后,重大舉措是將秦國國都遷到雍(今陜西鳳翔)。公元前677年,秦德公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帝,占卜吉利后住進雍城大鄭宮。這樣秦國子孫可以黃河飲馬,梁國、芮國都來納貢。秦德公遷都,為以后的秦穆公時代強盛打下了基礎(chǔ)。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歷法中設(shè)置伏日,并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
三伏天的寓意
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都是文化,三伏天的“伏”字,就有它特別的寓意。
"伏"的本意降服、使屈服,隱藏之意,如伏煩惱。
三伏,是中國特有的歷法術(shù)語。
唐人張守節(jié)曰:“六月三伏之節(jié),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p>
這個“伏”,就是隱藏的意思,天氣太熱了,需要隱伏以避盛夏之暑氣。
關(guān)于“伏”字,《歷忌釋》解釋說:“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边@句話使用了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
木火土金水五行,與順時針方向是相生的關(guān)系。
古人認為,盛夏時節(jié),天氣炎熱,自然是火德大盛的時候,而火克金,同時古人認為天干和五行有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庚為斧鉞之金”,所以有 “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的說法。
所謂三伏天的“伏”,也就是庚金之氣受到了盛夏火氣的壓制,伏藏起來了的意思。
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三伏的初伏10天,中伏一般20天,也有10天的,末伏10天。
關(guān)于三伏天的計算方法,需要先解釋一個名詞,“庚日”。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huán)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fù)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如果立秋日及其后兩天出現(xiàn)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于是出現(xiàn)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今年的“三伏”就是“加長版”,長達40天,其中“中伏”20天。
三伏天的習(xí)俗
俗話說,入伏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各個地區(qū)的人入伏這天都吃不同的食物,東北人吃餃子、甘肅人和徐州人吃羊肉,上海人吃餛飩、杭州人吃火腿……那么,你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吃什么呢?
關(guān)于三伏天吃餃子的習(xí)俗,一種說法是,餃子做得像元寶,寓意福氣,而“伏”和“?!蓖簦跃统燥溩?。
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另一種說法就是伏天里,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