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王室的名字
柬埔寨全稱柬埔寨王國(The Kingdom of Cambodia)。國土面積為18.1萬平方公里。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南部,北界老撾,西北部與泰國為鄰,東和東南部與越南接壤,西南瀕泰國灣。海岸線長 460公里。中部和南部是平原,東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環(huán)繞,大部分地區(qū)被森林覆蓋。豆蔻山脈東段的奧拉山海拔1813米,為境內(nèi)最高峰。湄公河在境內(nèi)長約500公里,流貫東部。洞里薩湖是中南半島的最大湖泊,低水位時面積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達(dá)1萬平方公里。沿海多島嶼,主要有戈公島、隆島等。屬熱帶季風(fēng)氣候,年平均氣溫29至30℃,5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受地形和季風(fēng)影響,各地降水量差異較大,象山南端可達(dá)5400毫米,金邊以東約1000毫米。截至2005年7月,人口為1360.71萬。有20多個民族,其中高棉族占人口的80%,還有占族、普農(nóng)族、老族、泰族和斯丁族等少數(shù)民族。國教為佛教,全國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占族多信奉伊斯蘭教,少數(shù)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高棉語與英語、法語同為官方語言。
公元1世紀(jì),建立了扶南王國。3世紀(jì)時成了統(tǒng)治中南半島南部的一個強(qiáng)盛國家。5世紀(jì)末到6世紀(jì)初,因統(tǒng)治者內(nèi)部紛爭,扶南開始衰落。7世紀(jì)初,扶南王國被其北方興起的真臘所兼并。真臘王國存在9個多世紀(jì),其中從9世紀(jì)到15世紀(jì)初葉的吳哥王朝,是真臘歷史上的極盛時期,創(chuàng)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6世紀(jì)末葉,真臘改稱柬埔寨。從此至19世紀(jì)中葉,處于完全衰落時期,先后成了強(qiáng)鄰暹羅和越南的屬國。1863年,淪為法國保護(hù)國。1887年,并入法屬印度支那聯(lián)邦。1940年,被日本占領(lǐng)。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遭法國侵占。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國宣布獨立。1954年7月,在關(guān)于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nèi)瓦會議上,柬埔寨獨立得到與會大國一致承認(rèn),法國軍隊被迫撤出柬埔寨。1960年,柬埔寨共產(chǎn)黨成立。1970年3月18日,朗諾(LON Nol,1913~1985,1972~1975任總統(tǒng))在美國策動下發(fā)動政變,推翻了西哈努克領(lǐng)導(dǎo)的王國***,3月23日,西哈努克親王(NORODOM Sihanouk,192~ ,1941~1955為國王)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統(tǒng)一陣線,5月5日成立了柬埔寨王國民族團(tuán)結(jié)***。1975年4月17日柬埔寨全國解放。1976年1月頒布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廢除君主立憲制。同年4月,西哈努克親王辭去國家元首后退休,接著召開了第1屆人民代表大會,喬森潘(KHIEU Samphan,1932~ )任國家***團(tuán)***,波爾布特(POL Pot,1925~1998,1976~1976在任)任***總理。1977年9月執(zhí)政的柬埔寨共產(chǎn)黨宣布正式公開。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兵侵占柬埔寨。1979年12月,民主柬埔寨決定中止憲法,改組***。1982年7月9日,西哈努克親王、喬森潘和宋雙(SON Sann,1911~2000,1967~1968任總理)三派抵抗力量實現(xiàn)聯(lián)合,組成民主柬埔寨聯(lián)合***,西哈努克和喬森潘分別任民主柬埔寨正副***,宋雙任聯(lián)合***總理。1990年2月3日西哈努克發(fā)表聲明宣布,國名改為柬埔寨,***改名柬埔寨民族***。1990年9月,柬埔寨抵抗力量三方同金邊方面的代表在雅加達(dá)會晤后宣布組成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
1991年7月,西哈努克親王被推舉為最高委員會***。10月23日,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在巴黎復(fù)會,正式簽署了《柬埔寨沖突全面***解決協(xié)定》(通稱巴黎協(xié)定)。11月,西哈努克親王返回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在金邊設(shè)立總部。1993年5月23至28日,柬埔寨在聯(lián)合國駐柬臨時權(quán)力機(jī)構(gòu)的組織和監(jiān)督下舉行大選,產(chǎn)生制憲會議;9月21日,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決定恢復(fù)君主立憲制;9月24日,西哈努克親王簽署新憲法,制憲會議轉(zhuǎn)為國民議會;9月26日,聯(lián)合國駐柬臨時權(quán)力機(jī)構(gòu)宣布結(jié)束在柬使命;11月2日,柬王國***正式成立;11月15日,聯(lián)合國駐柬維持和平部隊全部撤離。
古代時柬埔寨人都是有名無姓,人們在本名的前面加上父名,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名字。后來,貴族為了顯示其地位和血統(tǒng),把父名逐漸演化為父姓。柬埔寨貴族和平民在姓的承襲上不同。一般是貴族才繼承父姓,平民往往用父名或祖父名作為自己的姓,因而姓氏代代不相同。嚴(yán)格說來,在柬埔寨只有貴族才有中國人概念中的姓,但是平民百姓則不同,通常是用父親的名作為子女的姓?,F(xiàn)在用父親的姓作為子女姓的情形越來越多。
柬埔寨王室的人名雖然總體上與柬埔寨普通百姓的人名一致,但是王室有自己得天獨厚的特權(quán),這在人名上也有所表現(xiàn)。
柬埔寨歷史上共有5個王朝,即扶南王國(包括混氏王朝、范氏王朝、憍陳如王朝)、真臘王國、國家分裂時期(包括水真臘、陸真臘)、吳哥王朝、金邊王朝。
一、扶南國
扶南國(Kingdom of Funan)也稱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島的一個印度化古國,建國于公元1世紀(jì),柬埔寨歷史上最早的王國,遺址在今柬埔寨境內(nèi),奉印度教為國教。
紀(jì)元前,有個柳葉名叫柳葉的女人建立了扶南國。柳葉有時被稱為“葉柳”,而高棉語的讀音則為“Neang Neak”,可見她并不是姓“柳”名“葉”。
扶南國南面的徼國有一個名叫混填(Kaundinya)的男人征服了柳葉并娶其為妻,于是成為扶南國的第一代國王。
1、混氏王朝
由于混填名字的第一個為“混”(Kaun),所以扶南王國的第一個王朝被稱為“混氏王朝”。混填和柳葉生有七個兒子,各分封王,治理七邑。后來其中一位邑王混盤況,運用陰謀手段,消滅了其他六個邑王。盤況死后,由其中子盤盤繼位為扶南王,將以國事委任大將范蔓管理。盤盤在位僅僅三年便死了,大將范蔓被推舉為王。
混氏王朝共有3位國王:
混填(又稱憍陳如一世,68~?在位);
混盤況(生卒及在位時間不詳);
盤盤(生卒及在位時間不詳,只知道在位3年)。
需要指出的是,混氏王朝的人并不姓“混”,只是名字的第一個音節(jié)讀作“混”(Kaun)。第一代國王混填和其兒子混盤況,雖然名字中的第一個字為“混”,但是第三代王盤盤的名字中就沒有“混”,可見“混氏王朝”的王還沒有開始使用標(biāo)注血統(tǒng)的姓氏。
2、范氏王朝
范蔓以兵威征服鄰國,自號為“扶南大王”。開創(chuàng)了扶南王國的“范氏王朝”。范氏王朝共有6位國王:
范蔓(全名為范師蔓,F(xiàn)an Shih-Man,205~225在位);
范金聲(Fan Chin-Sheng,225~225在位);
范旃(Fan Zhan,225~240在位);
范長(240~240在位);
范尋(Fan Xun,240~287在位)。
范氏王朝國王的名字第一個字都為“范”(Fan),這個“范”并不是姓氏,它是梵文“varman”的音譯,意為“王”。此時的高棉人仍處在有名無姓的階段。
3、憍陳如王朝
扶南王國的最后一個王朝是憍陳如王朝。在范氏王朝和憍陳如王朝之間有一位名叫“竺旃檀”(Candana)的人被記為國王。史書記載,東晉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扶南王竺旃檀派遣使者訪問中國,獻(xiàn)馴象,穆帝以殊方異獸,“勞費不少,恐為人患,詔還之”,由此推算,竺旃檀作為扶南國王的在時間應(yīng)為357年前后。
憍陳如王朝的第一代王史稱憍陳如二世(Kaundinya II),憍陳如一世是扶南王國開國大王混填。憍陳如王朝共有4位國王:
憍陳如二世(410~?在位);
持黎跋摩(?rī Indravarman,434?~438?在位);
阇耶跋摩(Jayavarman,484?~514在位);
留陀跋摩(Rudravarman,514~545?在位);
憍陳如是印度婆羅門的一個種姓,有一位名叫阿若憍陳如(Aj?āta Kaundinya)的僧人是釋迦牟尼弟子中證得羅漢果的第一位阿羅漢。扶南國的人們用“憍陳如”(Kaundinya)來稱呼自己的國王,表明自己的國家的人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都是印度教的信徒)。其實,憍陳如二世的真實名字叫阇耶跋摩(Jayavarman),以后的幾代王的名字中都有“跋摩”——第二王持黎跋摩、第三代王阇耶跋摩、第四代王留陀跋摩。跋摩來自梵文“Varman”,意為“盾牌”,引申為“保護(hù)者”??梢?,憍陳如王朝國王都是梵文名字,名字中的“跋摩”應(yīng)該是一種稱號(類似“國王”)。
二、真臘王國
扶南王國之后是真臘王國。真臘原為扶南的屬國之一,在扶南北方,國王剎利氏。6世紀(jì)中葉,真臘國公主嫁給扶南國王子巴法瓦爾曼(Bhavavarman)為妻。后真臘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當(dāng)扶南國王去世后,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fā)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yōu)檎媾D屬國,建都伊賞那補(bǔ)羅城(Isanapura)。
真臘王國有6位國王,嚴(yán)格說有5位國王和一位執(zhí)政的王后:
拔婆跋摩一世(Bhavavarman I,?~600,550~600在位);
摩訶因陀羅跋摩(Mahendravarman,?~616,600~616在位);
伊奢那跋摩一世(Isanavarman I,616~635在位);
拔婆跋摩二世(Bhavavarman II,639~657在位);
阇耶跋摩一世(Jayavarman I,657~681在位);
阇耶特維(Queen Jayavedi,681~713在位)。
除了阇耶特維,其他幾位王的名字中都有“跋摩”,這與憍陳如王朝國王的名字一樣,是一種稱號。拔婆跋摩一世的姓氏是剎帝利(Kshatriya),其名字意為“受濕婆保護(hù)的人”。剎帝利與佛祖釋迦牟尼是同一個姓,應(yīng)該是印度種姓中比較高貴的。如此看來,真臘王國的國王名字中雖然沒有標(biāo)明姓氏,其實是隱含著祖先傳下來的姓氏——剎帝利。
三、水陸真臘
公元705年至707年,真臘國分裂為北方的陸真臘(又名文單國)和南方的水真臘。水真臘國都為婆羅提拔,陸真臘國都在今老撾境內(nèi)。
公元8世紀(jì)末,水陸真臘都為爪哇的夏連特拉王朝(Shailendra Dynasty)控制,成為其屬國。
1、水真臘(710~781)
水真臘由真臘國的末代國王(王后)阇耶特維開國,應(yīng)該是真臘國的傳國。水真臘共有10位國王:
阇耶特維(Queen Jayavedi,681~713在位);
恩里帕丁伽跋摩(Nripatindra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普什卡拉克哈(Pushkaraksha,716~730在位);
婆羅阿迭多(Baladitya,在位時間不詳);
尼栗波提因陀羅跋摩(Indra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補(bǔ)什迦羅婆(在位時間不詳);
商菩跋摩(Sambu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羅貞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在位時間不詳);
摩希提婆跋摩(Mahipati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770~850,802~850在位);
與憍陳如王朝、真臘王國的國王相同,10位國王的名字中大多都有“跋摩”,至此,柬埔寨王室的人名還是只有名字,人名結(jié)構(gòu)應(yīng)該是“名字+稱號”。
2、陸真臘
陸真臘共有6位國王:
商菩跋摩(Sambhu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羅貞陀羅跋摩一世(Rajendravarman I,在位時間不詳);
馬希帕提跋摩(Mahipati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依夏那跋摩一世(Isanavarman I,在位時間不詳);
拔婆跋摩二世(Bhavavarman II,在位時間不詳);
加亞跋摩一世(Jayavarman,在位時間不詳)。
國王的名字中都有“跋摩”(varman)—— “跋摩”是“varman”的音譯,意為“王”,陸真臘國王的名字應(yīng)為:名字+“王”(跋摩)。
四、吳哥王朝
公元9世記初,阇耶跋摩二世擺脫了爪哇的統(tǒng)治,并實現(xiàn)了水陸二真臘的統(tǒng)一,于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吳哥王朝是柬埔寨歷史上最強(qiáng)盛的時期,疆域遼闊,文化繁榮。
吳哥王朝的前26位國王的名字也是名字+“王”(跋摩)這種形式: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
阇耶跋摩三世(Jayavarman III,835~877在位);
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877~889在位);
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889~910在位);
曷利沙跋摩一世(Harshavarman I, 910~923在位);
伊奢那跋摩二世(Isanavarman II,923~928在位);
阇耶跋摩四世(Jayavarman IV, 928~941在位);
曷利沙跋摩二世(Harshavarman II,941~944在位);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944~968在位);
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968~1001在位);
優(yōu)陀耶迭多跋摩一世(Udayadityavarman I,1001~1002在位);
阇耶毗羅跋摩(Jayaviravarman,1002~1002在位);
蘇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1002~1050在位);
優(yōu)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50~1066在位);
曷利沙跋摩三世(Harshavarman III,1066~1080在位);
阇耶跋摩六世(Jayavarman VI,1080~1107在位);
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一世(Dharanindravarman I,1107~1113在位);
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1113~1150在位);
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Dharanindravarman II,1150~1160在位);
耶輸跋摩二世(Yasovarman II,1160~1167在位);
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Tribhuvanadityavarman,1165-1177);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25~1218,1181~1218在位);
因陀羅跋摩二世(Indravarman II,1218~1243在位);
阇耶跋摩八世(Jayavarman VIII,1243~1295在位);
因陀羅跋摩三世(Indravarman III,1295~1308在位);
因陀羅阇耶跋摩(Indrajayavarman,1308~1327在位);
14世紀(jì)以后,國王的名字發(fā)生了變化,不再使用“王”(跋摩)作為名字的后綴,而采用高棉民族自身的名字(一般有不少于兩個的音節(jié)):
阇耶跋摩九世(Jayavarman IX,1327~1336在位)本名阇耶伐摩·波羅蜜室伐羅(Jayavama Borommesvarah);
特羅紹克·平(Trosok Peam,1336~1340在位)本名蓬何·吉(Ponhea Chey);
尼平·巴特(Nippean Bat,1340~1346在位);
龍彭·拉賈(Lompong Raja,1346~1351在位);
索瑞亞馮(Soryavong,1357~1363在位),本名斯瑞·娑亞忒耶(Srei Soryatey);
波龍拉賈一世(Boromraja I,1363~1373在位),本名波龍·雷切(Borom Reachea);
托馬·索克(Thomma Saok,1373~1393在位);
巴龍·雷切二世(Barom Reachea II,1393~1463在位),本名蓬何·亞特(Ponhea Yat)。
五、金邊王朝
公元12至13世紀(jì),吳哥王朝因不斷與暹羅、占婆進(jìn)行戰(zhàn)爭,國勢日漸衰落,并于公元1431年被暹羅攻占了首都吳哥,吳哥王朝滅亡。公元1434年真臘復(fù)國,遷都金邊,建立金邊王朝。
金邊王朝國王的名字經(jīng)歷了無姓氏到有姓氏的過程,這一過程恰恰是柬埔寨民族從有名無姓到有名有姓的轉(zhuǎn)變。
從1393年金邊王朝的第一位王奔哈亞(Ponthea Yat)到1841年即位的安東(Ang Duong),共有39位國王,他們的名字都是高棉民族自身的名字:
索瑞永皮爾一世(Soriyopear I,1393~1463在位),本名奔哈亞(Ponthea Yat);
那羅衍那·拉馬蒂帕蒂(Narayana Ramadhipati,1463~1469在位),本名納拉亞納拉查(Narayanaracha);
斯瑞·雷切·拉馬圖普岱(Srey Reachea Ramathuppdey,1469~1485在位),斯雷波陀亞(Sri Bodhya;
托莫雷切一世(Thommoreachea I,1485~1504在位)本名托馬拉賈(Thommaraja);
丹克哈特·索空托(Damkhat Sokonthor,1504~1512年在位),本名斯雷索空托(Sri Sukonthor);
斯瑞乃依坎(Srei Ney Kan,1512~1516在位),本名斯德切坎(Sdech Kan);
安贊一世(Ang Chan I,1516~1566在位),本名奔哈贊(Ponhea Chan);
跋絨雷切一世(Barom Reachea I,1566~1576在位),本名薩塔馬辛達(dá)拉賈(Satha Mahindharaja);
哲塔一世(Chettha I,1576~1594在位),本名吉哲塔(Chey Chettha);
雷米鐘普雷(Reamea Chung Prey,1594~1596在位);
帕威夏一世(Preah Ram I,1594~1596在位),本名蘭喬恩布萊Ram Joen Brai
跋絨雷切二世(Barom Reachea II,1596~1599在位),本名曹班蘇(Cau Ban Sur);
跋絨雷切三世(Barom Reachea III,1599~1600在位),奔哈安(Ponhea An);
基福華一世(Kaev Hua I,1600~1603在位),本名奔哈恩洪(Ponhea Nhom);
巴龍雷切(Barom Reachea IV,1603~1618在位),本名斯瑞索瑞永皮爾二世(Srei Soriyopear II);
哲塔二世(Chettha II,1618~1627在位),本名蓬何恩洪(Ponhea Nhom);
帕拉馬拉賈八世(Paramaraja VIII,1627~1642在位),本名烏迭(Outey);
托莫雷切二世(Thommoreachea II,1628~1630在位),本名奔哈托(Ponhea To);
安通雷切一世(Ang Tong Reachea I,1630~1640在位),本名奔哈努(Ponhea Nu);
巴通雷切一世(Batom Reachea I,1615~1642,1640~1642在位),本名安通一世(Ang Non I);
拉曼提帕蒂一世(Ramathipadi I,1614~1659,1642~1659在位),本名蓬何贊(Ponhea Chan);
巴龍雷切一世(Barom Reachea V,1628~1672,1659~1672在位),本名安蘇(Ang Sur);
哲塔三世(Chettha III,1639~1673,1672~1673在位),本名斯瑞吉哲塔(Srei Chey Chettha);
基福華二世(Kaev Hua II,1652~1677,1673~1674在位),安切(Ang Chei);
帕杜馬拉賈三世(Padumaraja III,1674~1675在位),本名安農(nóng)(Ang Non);
哲塔四世(Chettha IV,1675~1695第一次在位、1701~1702第二次在位、1703~1706第三次在位),本名安蘇(Ang Sur);
烏迭一世(Outey I,1672~1696,1695~1699在位),本名安永(Ang Yong);
基?!とA三世(Kaev Hua III,1674~1731,1698~1701第一次在位、1710~1722第二次在位),本名安恩(Ang Em);
托莫雷切三世(Thommo Reachea III,1690~1747,1702~1703第一次在位、1706~1710第二次在位,1738~1747第三次在位),本名安坦(Ang Tham);
薩塔二世(Satha II,1722~1738在位),本名安切(Ang Chei);
托莫雷切四世(Thommo Reachea IV,1706~1747,1747~1747在位),本名安恩(Ang Em);
拉馬蒂帕蒂三世(Ramadhipati III,1692~1757,1747~1749第一次在位、1755~1758在位),本名安龍(Ang Tong);
哲塔五世(Chettha V,1709~1755,1749~1755在位),本名安思農(nóng)(Ang Snguon);
烏迭雷切二世(Outey Reachea II,1739~1777,1758~1775在位),本名安龍(Ang Tong);
拉馬蒂帕蒂四世(Ramathipadi IV,1739~1779,1775~1779在位),本名安農(nóng)二世(Ang Non II);
納拉亞納拉賈三世(Narayanaraja III,1772~1796/1797,1779~1796在位),本名安英(Ang Eng);
烏迭雷切三世(Outey Reachea III,1792~1834,1806~1834),本名安贊二世(Ang Chan II);
安眉女王(Queen Ang Mey,1814~1845,1837~1841在位),本名安眉(Ang Mey);
哈里哈拉克·拉馬蒂帕蒂(Hariharak Ramadhipati,1796~1860,1841~1860在位),本名安東(Ang Duong)。
從1640年即位的安通一世(Ang Non)開始,大部分國王的名字中都用“安”(Ang)作為本人名的第一個音節(jié),但是這時的“安”(Ang)類似于家族的讀音符號,還沒有明確為家族的名稱(也就是姓氏)。
1960年,安吳哥(Ang Angkor)即位,他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了“諾羅敦”(Norodom),西方史學(xué)家成其為諾羅敦一世(NorodomⅠ)。從此以后,“諾羅敦”成為了王室的一個家族名稱,進(jìn)而演化為姓氏。此后的歷代國王的名字都是有名有姓,而且人名結(jié)構(gòu)與中華人名相同,即姓氏+名字:
諾羅敦一世(Norodom I,1834~1904,1860~1904在位),本名安吳哥(Ang Angkor);
西索瓦(Sisowath,1840~1927,1904~1927在位);
西索瓦·莫尼旺(Sisowath Monivong,1875~1941,1927~1941在位);
諾羅敦·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1922~ ,1941~1955、1993~2004在位);
諾羅敦·蘇拉瑪里特(Norodom Suramarit,1896~1960,1955~1960在位);
諾羅敦·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1953~ ,2004~ 在位)。
金邊王朝的另一個姓氏為“西索瓦”(Sisowath),來自于諾羅敦一世的異母弟弟西索瓦(Sisowath,1940~1927)。諾羅敦一世去世以后,西索瓦繼承國王之位,史稱西索瓦一世(Sisowath Ⅰ)。西索瓦一世去世后,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他被認(rèn)為是西索瓦家族的始祖。為了表明其血統(tǒng),西索瓦一世兒子的名字稱為“西索瓦·莫尼旺”(Sisowath Monivong)。西索瓦·莫尼旺國王駕崩之后,經(jīng)當(dāng)時實際控制柬埔寨的法屬印度支那總督的裁定,由西哈努克繼位。西哈努克全名諾羅敦·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是諾羅敦和西索瓦兩大王族后裔,他的父系是諾羅敦家族,母系是西索瓦家族。從西哈努克之后,柬埔寨國王都姓諾羅敦,包括西哈努克的父親諾羅敦·蘇拉瑪里特(Norodom Surama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