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婚俗 看見漂亮女人就搶
幾個臉膛黝黑的小伙子,頭插鴕鳥翎毛,腰纏斑豹毛皮,手持紅纓長矛,架著一個衣飾漂亮的姑娘,正在雜草叢生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奔跑。身后不遠處,另幾個小伙子,幾乎是同樣裝束,高聲喊叫著,飛也似地追趕,出了什么事?回答出乎意料:這是舉行婚禮。
東非部族繁多,婚禮五花八門。此一種,謂之“搶婚。”
搶婚在東非據(jù)說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搶婚現(xiàn)象顯然是同東非盛行一時的奴隸制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現(xiàn)在有的部族沿用搶婚的形式,聚眾搶人,是為了使婚禮顯得熱熱鬧鬧。這種“模擬搶婚式”的婚禮,在烏干達北部的蘭戈族和阿盧爾族,在肯尼亞中部的基庫猶族和醅的羅族,時有所見。一對青年男女相愛后,雙方家長選定一個良辰吉日給他們完婚。清早,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手拿葫蘆到牛欄擠奶,或頭頂瓦罐到河邊汲水。預先埋伏在路邊草叢中的新郎及其伙伴們,手執(zhí)長矛,一擁而上,將她或拉或拖,搶劫而去,她佯裝反抗,高聲呼救。她的兄弟們早有準備,聞聲而來,追趕“竊賊”。追趕一陣,適可而止。新娘被搶到新娘家,腰里當即給系上一條皮帶子,表示“拴牢跑不掉”,只好成婚。此種搶婚儀式,完全是作戲式的。
天下的有情人,并不是都能這樣順利地隨心如愿的。在烏干達北部的阿喬利族、東部的布吉蘇族和肯尼亞中部的卡倫金族,有些互相愛慕的農(nóng)村青年男女,由于父母反對,或由于男方拿不出高額的彩禮,就很難成婚。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被迫采取傳統(tǒng)的搶婚形式,來實現(xiàn)自己對幸福的追求。熱戀中的男青年邀集幾個同情自己的伙伴,帶上傳統(tǒng)的武器---長矛和弓箭,伺機將女友“綁架”而走。男方此舉,女子事先也許被告知,至少早已料到。因此,她不害怕,也不抗拒。但為防被人議為私奔,她只作些掙扎姿態(tài),表明她是“被人強行劫走”。這樣,有情人終成眷屬。原來反對的人,見生米煮成熟飯,也只好默認。
在烏干達和肯尼亞邊界兩側的卡拉莫加族和圖爾卡納族居住的某些偏遠地區(qū),女跑男追成為一種新穎的求愛方式,女子放開腿奔跑,而且往往是向人跡罕至的草叢或有野獸出沒有的林莽中跑。男子則緊緊追趕,若追得上,她就攜他到父母面前求婚。若追不上,或不敢去追,那他就無法贏得姑娘的愛情。這種由搶婚演變而成的求婚方式,被稱作“追婚”。
在國外,古代希伯來人、阿拉伯人、希臘人、條頓人都曾行此婚俗。
在近現(xiàn)代,世界上有些地區(qū)也行這種婚俗。如印度奧里薩邦的坎德人、霍人、布伊亞人,印度尼西亞龍目島的薩薩克人,老撾北部的芒人,蘇聯(lián)西伯利亞的楚克奇人、薩莫耶德人、沃加克人、奧斯加克人,西亞的閃米特人,澳大利亞的阿蘭達人、塔斯馬尼亞人,美拉尼西亞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彭特科斯特島居民,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羅羅人,南美洲智利的阿勞坎人,巴西的印第安人諸部落,火地島的雅甘人和奧納人,加利福尼亞的盧伊塞諾人,英國的蓋爾人、皮克特人、威爾士人,俄羅斯南部的哥薩克人、烏克蘭人,以及歐洲和非洲某些地區(qū)的居民,都曾有或仍保留搶婚遺俗。
搶婚是一種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帶有強制性,到了后世才成為象征性的表演。搶婚,分暴力搶婚與摹擬搶婚兩種。前者往往不經(jīng)過媒聘,純粹訴諸武力。搶親后通過媒人說合,如果男女兩家得到諒解,便可正式成婚;如果說合不成,也可能因此結下怨恨,有的甚至男女兩家進行械斗,長期打冤家。更多的情況下是摹擬式的帶鬧劇色彩的“搶婚”。另外,搶婚作為一種婚姻儀式,比較簡單,所需要的彩禮也很少。所以多為家景貧寒者所采用?,F(xiàn)代社會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搶婚實際上已改變它原來的意義,但搶婚作為婚禮的儀式依然保留,多見于我國西南云、貴、川、藏等省份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另據(jù)報道,印度部分民族和東非的部族也保留了這一傳統(tǒng)風俗。
越南有好幾個民族的搶婚習俗,但以苗族的較為普通,一個男子相中某個女子后,要先了解這位意中人是否已有丈夫,如果她還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就要準備財物,并著手搶新娘。
男方摸清了姑娘的活動規(guī)律后,邀集一伙青年,在僻靜的地方埋伏好。當姑娘路過時,他們一擁而上,把姑娘搶回家,安置在嚴密的房間里。接著殺豬設宴,慶祝搶婚成功。次日再通知姑娘的父母,免得牽腸掛肚。
第三天,男方托媒人到女家說親,女家一般是同意這門親事的,并按照苗族規(guī)矩舉行一定的儀式。男方要出一些錢物做聘禮。
女子方搶走后,如果不喜歡這個男子,要設法逃跑,逃跑成功,男方得向女方陪禮,送去一只雞,一些酒和現(xiàn)金。另外還得向女方的村寨加倍贈送食物和錢。
這種搶婚習俗,流傳已久。有的雙方早已相愛,搶婚只是一種形式。也有一廂情愿的,這時只有女方的家庭有權出來援救,而其他人,甚至女子的情人也無權干涉。
有的男青年由于人手不夠,武力不強,在搶婚時反被女子打傷、打敗,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有的因調(diào)查不周,竟把寡婦搶到手。在今天有些人對這種婚姻習俗頗覺稀奇,其實,這是遠古時期母系制向父權制過渡的一種遺風。
在印度尼西亞的龍目島,仍盛行著奇怪的搶婚習俗。往往是許多男子對一個女子產(chǎn)生愛情,為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其中與女子感情最好的男子先與女方密約好,在某個夜晚或白天進行搶婚。
密約“外逃”的男女雙方,躲在別人不知道的地方,但是,此事必須靠之當?shù)氐拇彘L。事后,女方家人四處尋找,如果在途中相遇,或男女藏匿的地方被發(fā)現(xiàn),就會發(fā)生激烈爭奪。
這時,男方或搶走女方再躲起來,則立即成婚,如果女方不幸被其家人搶回,則宣布婚姻取消。不過這時,男方是不會甘心作罷的,還會第二次搶婚。在這種情況下,男方必須罰賠女方20頭牛等物品,一般說來,女方是通情達理的,一切問題會順利解決。
按照當?shù)負尰樗滓?guī),搶婚完畢后,將舉行婚禮和婚宴,一切費用均由男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