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土家族婚嫁習(xí)俗 婚前挨打和攔門
土家人奇俗甚多,不過最奇的還是婚前打新郎屁股和攔門,這些奇俗,目前在溇澧地區(qū)雖不是普遍存在,但少數(shù)地方至今依然可見。
慈利、桑植等一些偏遠山區(qū)的土家山寨,這些地方山高林密,交通閉塞,多是土家族聚族而居之地。過去夫權(quán)思想極為嚴重,女方父母擔心女兒出嫁之后,女婿把女兒不當人看,受婆家的虐待,因些,他們想出一個怪招,在女兒出嫁的前夕,讓女婿帶上禮倌先生、媒人和禮品親自上女方家門,心甘情愿接受岳丈人和丈母的“懲罰”。
這天晚上,女方家中的大堂上,燈光普照,上擺桌案,下放一把小長凳,兩邊擺上坐椅。在天色黑定掌燈時分,岳丈人偕岳母各坐在桌案的兩旁,當中坐上女方的禮倌先生。大堂兩邊坐上女方至親客人。
當新郎和男方禮倌先生、媒人進堂門時,即放鞭炮以示歡迎。男方交禮品之后,這時新郎自覺坐在該坐的位子上,媒人與新郎并坐,男方隨帶的禮倌先生則站在他面前,為新郎代答,女方禮倌先生坐立大堂,表現(xiàn)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儼然縣太爺審案一般,故意裝腔作勢的問道:“下坐何人?”男方禮倌先生彬彬有禮地答曰:“下坐小婿?!?/p>
“到此何事?”
“迎接新娘?!?/p>
“誰是你的新娘,有何人為證?”
“禮倌先生兩旁的岳父岳母?!?/p>
“有何媒證?”
“三媒六證具備?!?/p>
“何謂三媒?”
“佛爺菩薩、觀音娘娘、月老大人?!?/p>
“何為六證?”
“天、地、人、日、月、星。”
“有何禮品?”
“禮品早收,新娘可證。”
“有請新娘出證!”
無人答話,新娘故意躲珠簾內(nèi)不出面。
此時,岳父岳母臉色一變。女方禮倌先生喝一聲:“小婿撒謊,給我責打三十板屁股!”
話音一落,早已安排好的兩個“打手”一人持一竹板,一人揪住新郎讓他趴倒在小凳子上,對著他的屁股,打了起來,打手高高舉起竹板,輕輕打在新郎的屁股上。男禮倌先生和媒人假裝求情討保,“打手”不準,照打不誤。
當打到第十下時,躲在閏中的新娘撥開珠簾含羞地將未來的丈夫扶起。新郎下跪向新娘“謝恩”,向岳父岳母“謝罪”。
然后新娘回房。新郎分別付給女方禮倌先生和“打手”賞錢。正要離開時,女禮倌先生攔?。骸扒衣€有一道程序?!?/p>
新郎立即明白,那就是要唱一首稀奇古怪的《土家倒歌》:“黑鴨子/孵白鵝/小驢子/下駱駝/月雞兒/生蛋多/大公雞/愛呆窩/老母雞/唱早歌/楊柳樹上魚板子/河水浪中鳥做窩/昨日我從外婆家門過/外公出世三天睡搖窩/媽媽結(jié)婚我打喜鑼/爸爸周歲擺酒我抹桌/婆婆剛剛兩歲過/爺爺正在讀蒙學(xué)/倒歌唱得人快活/一天不唱歌喉嚨就起蜘蛛窩?!?/p>
唱畢方可回家。整個大堂充滿詼諧、歡樂氣氛。
洞房夜,新娘含情脈脈地對丈夫說:“昨晚不是我出來討保,你的屁股不打爛才怪呢?”新郎感激地說:“多虧娘子搭救?!?/p>
“那你怎么謝我?”
“說話作數(shù)?”
“保證對得起你,若有謊言,再打我的屁股就是?!?/p>
窗外又是一片笑聲。打新郎屁股板子,其實上演的是一場喜劇,目的是讓新郎放下男權(quán)思想,承擔男人建家立業(yè)的責任。
攔門——給婚禮制造浪漫情調(diào)
男方在娶親的頭天晚上,男方家要辦幾桌酒席,一是請幫忙的人吃酒飯,由督管安排酒席和娶親事宜:二是祭拜祖先,次日天還沒亮,就由禮倌先生帶領(lǐng)2個、4個或6個(只能雙數(shù))伴娘披紅掛彩,吹吹打打(即打溜子)燃放鞭炮,一路浩浩蕩蕩來到女方娶親。
女方家當聽到男方的樂器聲后,即緊閉大門(僅留一縫),以示攔門拒進,此時,女家的朝堂先生與男方的頂彩紅的禮倌先生于門內(nèi)門外,一問一答,其趣極妙。攔門禮中某些對話內(nèi)容,雖然有些相同,但畢竟還是各有各的韻味。
內(nèi):“笙蕭鼓樂,人夫馬轎,來到寒門,所為何事?”
外:“笙蕭鼓樂,人夫馬轎,來到貴府,特意頌恩。”
內(nèi):“頭頂之紅,是什么人?”
外:“頭頂之紅是引風先生?!?/p>
內(nèi):“何謂引風先生?”
外:“一為月老,二為冰人?!?/p>
內(nèi):“遠看毫光閃閃,近聽鑼鼓喧天,輕吹細打,火炮連天。如同狀元回府,又似宰相朝君。今來究為何事?”
外:“一不是狀元回來,二不是宰相朝君,今日我張家不去,李家不行,單到貴府,有大事要做。只因我家公子打馬游街,路過貴府,瞧見你家小姐,美貌端正,二人一見鐘情。經(jīng)媒人說合,喜結(jié)秦晉,選定吉日良辰,前來迎親。今日天開美景,紫微高照。正值小登科花果團圓之期,請開財門,早發(fā)富貴,三媒六證,喜迎新人?!?/p>
內(nèi):“何為三媒?”
外:“佛爺菩薩、觀音娘娘、月老大人?!?/p>
內(nèi):“何謂六證?”
外:“天、地、人、日、月、星?!?/p>
內(nèi):“禮倌先生,我且問你?走旱路而來,還是從水路而行?”
外:“旱路亦走,水路也行?!?/p>
內(nèi):“旱路多少灣?多少嶺?水路多少灘?多少渡?”
外:“青山邈邈不計灣,不計嶺,綠水溜溜不計灘,不計渡?!?/p>
內(nèi):“途中可曾有橋?”
外:“有鵲橋一座。”
內(nèi):“橋頭是什么?”
外:“對聯(lián)一副?!?/p>
內(nèi):“所寫何詞?”
外:“詩云:鐘鼓樂之,詞曰:乾坤定矣?!?/p>
內(nèi):“橋中有什么?”
外:“有蘇玲、琥珀、珍珠、瑪瑙?!?/p>
內(nèi):“橋尾有什么?”
外:“也是對聯(lián)一副?!?/p>
內(nèi):“又為何詞?”
外:“金屋人間傳二美,天上銀河渡雙星?!?/p>
內(nèi):“我再問你,是從枝上來,還是從葉上來?”
外:“枝上也過,葉上也走?!?/p>
內(nèi):“枝是何枝,葉是何葉?”
外:“我從枝上來,是五子登科枝。我從葉上來,正是寶貴牡丹葉。”
內(nèi):“是先有枝,還是先有葉?”
外:“先有枝,后有葉,葉間護花,花上結(jié)果,此乃今日花果團圓。”
內(nèi):“我且問你:諸侯見天子有奏章,庶民見公卿也有手本,你既為婚事而來,有何禮行?”
外:“我有一斗二升踏轎米,撞門的豬頭十二斤?!?/p>
內(nèi):“好,現(xiàn)在你把途中的熱鬧情況說給我聽。”
外:“旗鑼鼓樂共日月,八仙雅調(diào)隨后跟。鞭炮響徹云天外,山呼谷應(yīng)百鳥鳴?!?/p>
內(nèi):“禮倌先生,禮義周到,出口成章,通曉古今,可六國為宰相,可三軍掌帥印。失迎,失迎,失敬,失敬!”
外:“讀不完的詩書,習(xí)不盡的禮義,我們少讀圣賢之書,少習(xí)周公之禮,還望開門開門!”
內(nèi):“千斤鐵鎖手提起,萬斤豬頭腳踢開,把門將軍打開門,迎新隊伍請進門?!?/p>
至此,大門扯開,嗩吶齊奏,火炮轟鳴。
男方禮倌先生帶頭打拱手,敬“恭喜”。
此俗一直沿襲到“文革”前夕。后雖中斷數(shù)年,改革開放后,民眾生活富裕起來,這一奇俗又恢復(fù)起來。攔門奇俗,它的進步意義主要在于提醒男女雙方成家后,要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和氣氣,勤勞持家。(攝影:艨艟)